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盘信息直通车

(2010-08-24 06:49:47)
标签:

证券

财经

建银投资

中金公司

基金经理

深圳

股票

分类: 实战分享

    1、综述:道指收低0.4% 纳指下跌0.9%

    北京时间8月24日凌晨消息,周一美国股市收低,成交量清淡;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低。投资者为并购交易消息感到些许慰藉,但仍然担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造成股市下滑。

  美东时间8月23日16:00(北京时间8月24日0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39.21点,收于10,174.41点,跌幅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0.13点,收于2,159.63点,跌幅0.9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4.33点,收于1,067.36点,跌幅0.40%

  在并购交易消息的推动下,周一美股高开,三大股指涨幅都曾经上涨了0.8%左右,道指最高曾上涨逾91点。但此后主要股指在持平水平反复震荡。

  在上周传出大量并购交易消息之后,今天早间投资者们又迎来了惠普及汇丰控股等公司的并购交易消息。

  尽管大量并购活动被视为企业界信心回升的迹象,但它也经常会伴生裁员现象。在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开支疲软的背景下,一些投资者怀疑如果企业合并及收购交易导致更多裁员的话,经济如何才能持续复苏。

    2、基金合谋大消费 投资同质化疑问再起

    基金二季度集体超配消费板块引发的疑问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否再次开始了同质化,虽然消费板块有可能具有较好的机会,但仍不能排除基金扎堆消费股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而另一个问题是,消费的增长确信无疑,但能否符合预期将是疑问。

  基金投资的“抱团取暖”、“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给基金经理业绩排名减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基金经理个股选择的难度。但基金投资的“同质化”扎堆现象极易引发市场风险。市场人士认为,今年6月份医药股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正是基金甩卖造成,而医药股的流动性本身就不好,一旦基金经理普遍看跌医药股,扎堆于此的基金很难在适当的时间全身而退。

  一些基金经理对消费板块的诟病还包括消费股本身较高的估值。由于基金经理今年过多偏爱消费股,扎堆进入的资金已将消费股普遍推高至一个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消费品很不错,但是很难找到既便宜又具有持续增长能力的个股。”国内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消费品行业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较好的投资品种,但现阶段的情况是估值已经不再便宜,但在弱市环境下,资金更希望去配置一些增长明确的品种,这是消费股即便很贵依然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

    3、险资看好后市 7月投资增幅今年来最大

    保监会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保险资金继续减少银行存款,增加投资867.66亿元,投资增幅创今年来单月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前7月保险资金银行存款为12338亿元,投资为29822亿元,资产总额为45656亿元,较前6月分别减少362.22亿元、增加867.66亿元、增加421.94亿元。

  回顾今年险资投资操作路线图,不难看出,险资严格遵循年前制定的波段操作投资策略,稳重不乏灵活,并且与股市涨跌节奏相吻合。1月份险资大幅减仓,2月开始逐步增加仓位,股票(股权)投资3939.8亿元,较前增长2.94%,但仓位占比低于年初水平。3月和4月反手减仓,但幅度温和。而5月逆势增加投资806亿元,6月、7月减少银行存款,继续增加投资数量。

  从持续减少银行存款、增加投资数量可以看出,险资看好后市,增加资金投资收益的目标十分明确。

    4、期指交易未现到期日现象

    2010年8月20日是期指1008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根据当日市场交投情况综合判断,到期日效应并没有显现。尽管处于最后交易日的IF1008合约下跌了54.8点,但由于市场整体处于调整区间,这种下调普遍被市场所认同。就成交情况而言,当月合约全天成交25472手,仅占期指总成交量的3.78%。由此推断,无论从理论角度分析还是实际运行状况考虑,到期日效应将不再成为市场所关注的焦点。

  尽管“到期日效应”随着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稳健发展以及投资者对市场认识程度的逐步加深而消散于无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究它的本来面目。相反,通过了解“到期日效应”的来龙去脉来解读它的本质,能更深刻地领会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技巧和策略,从而为我们的投资所服务。

  所谓“到期日效应”,即指数期货合约在临近到期时,因交易中多空双方的力量失衡而引起的标的指数以及构成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成交量和价格波动显著增强的一种过度投机现象。它是期指市场稳健发展的“大敌”,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只要存在股指期货交易,所有会产生“到期日效应”的交易手段都会受到严密的监控,以保证市场的公平和有序。

   5、缩量调整 短期大盘面临方向选择

    周一,A股市场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低。深圳“前海概念股”的出色表现一度带动大盘向上;不过,管理层一再表示将坚决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令投资者对房地产调控的忧虑升温。收盘,上证指数报2639.37点,跌0.11%;深证成指报11078.86点,跌0.10%。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市场面临方向性选择。

  市场缩量调整

  昨日,深沪两市共成交1862亿元,较上周五萎缩逾两成。A股市场超六成个股上涨。按照新财富行业分类,非金属建材、电子、机械、纺织和服装、批发和零售贸易、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均涨逾1%;另外,房地产、煤炭开采、石油化工、非银行金融、银行、钢铁等大市值行业领跌大市。中小盘股跑赢大盘,中小板指收市报5857.60点,涨0.83%,创业板指报995.61点,也仅跌0.03%。
    6、八大派论战 券商达成看空共识 

    日前,国内八大著名券商对8月份后半段行情的运行趋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在经历了上周五的剧烈震荡后,短期看空A股居然成为八大门派的共识。唯一的区别就是:前四家机构的“看空”令人绝望,后四家机构的“看空”却闪现着希望。

  根据数据回归分析,我们认为本轮反弹行情的本质并非“估值修复”,而是借估值修复为名的“题材股炒作”行情。对于该类行情,以当年动态市盈率中值进行分析的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

  A股估值水平基本处于25-45倍之间,998点和1664点对应均约25倍左右,而2008年以来的历次反弹均在市场达到45倍时见顶回落。目前市场的动态市盈率中值水平约44倍,显示继续上行空间有限。权重股使市场同一中值市盈率对应的点位水平不断下移。因此,目前判断指数能否继续上行的关键在于权重板块能否拉动大盘上涨。但从板块自身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等角度分析看,我们认为,目前大盘权重股并不具备大幅上升的基础。
    7、中金公司易主 汇金成其第一大股东

    汇金获得建银投资所持43.35%股权成最大股东

  记者获悉,建银投资所持占比43.35%的中金公司股权日前已正式划拨至中央汇金公司,至此中央汇金公司参控股的证券公司数量达到5家,建银投资控股的券商则仅余宏源证券一家。

  建银投资将所持43.35%中金公司股份划拨予其控股股东中央汇金公司的股权变更申请于5月初递交证监会,经过受理、审查等行政审核环节,已于8月13日正式获得批复。

  公开资料显示,中金公司成立之初最大的股东为建设银行,2004年9月17日,建设银行分立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建行持有的中金公司43.35%的股份由建银投资承继。

  另外,摩根斯坦利持有中金公司34.3%的股份,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也分别持有中金公司7.65%、7.35%和7.35%的股权。
    8、国开证券明日正式揭牌 “银证混业”初试水 

    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昨日向记者表示,其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国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将于本周三在京揭牌,这标志着中国首家 “银证混业”证券公司正式吹响起跑号角。

  据悉,国开行副行长高坚、国开行天津分行行长黎维彬将有望出任国开证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而国开证券目前的资本金已经由原先的5.2亿元增至23.7亿元,并考虑下一步增资至73.7亿元。资本金的迅速扩张,意味着国开证券将有望在未来跻身国内一流券商行列。

  目前,已经分红转增股本的中信证券注册资本金从2009年的66.3亿元增至99.46亿元,成为注册资本金最高的券商,排名第二的海通证券注册资本金82.28亿元,排名第三的国信证券为70亿元。如果国开证券后续增资至73.7亿元,将有望在资本金方面跻身“三甲”行列。

  由于国开证券的前身为规模实力较小的航空证券,收购完成后的国开证券仅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设有六家证券营业部。但分析人士指出,志在成为一流券商的国开证券将在现有营业部基础上,逐步在其他重要城市扩展营业部,构建为客户服务的全国性网络。此外,国开行自身在债券市场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从事开发性金融的优良传统,因而国开证券有望在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上形成强大的“后台优势”,并挑战现有的券商行业格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