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泓峰:本质上是社会的

标签:
森济堂 |
分类: 社会发展 |
古代政治家、军事家的成功,都是寄托在对属下和民众需求心理的理解和谅解上的。当然,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宽阔的胸怀。
一种克敌制胜的谋略,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属下心理的理解和生存需求的重视。
非权力领导力,尽管物质的,但直接表现的,却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双向的心理联系。因此,无论是领导者的心理状况,还是被领导者的心理状况,都会影响到非权力领导力的能量增衰。
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许多区别,有些是智力上的,有些是情感上的。情感上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人类的某些欲望与动物的不同,是漫无边际的,而且不能获得完全的满足。(罗素《权力论》,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人的基本欲求.如生理的欲求(饥、渴、呼吸、性等)、避险的欲求(对有害物体的躲避),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派生的社会性欲求,如趋群、亲和、依存、支配等和自我实现欲求,如理解、创造、完成以及被重视等,则对人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自我实现欲求,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明显标志。社会性欲求促成了人的社会动机3在社会动机中比较重要的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驱使人们克服困难,努力完成艰巨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竞争中获得比别人更优异的成就。
人类的心理特点使得领导者会努力追求自己和被领导之间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领导者希望在这种关系中被被领导者以及更高级的领导者称赞是一个能胜任体职工作的、深孚众望的、有政绩的和有前途的人或集团,他(们)不愿意在执掌权柄的同时,受到来自下属的轻视、怨恨、反抗甚至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