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妈及李玉茹的姐妹

《晶莹透亮的玉——李玉茹舞台上下家庭内外》,李如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p60 我(李玉茹,原名李淑贞)十七岁能挑上班,有姐姐很大功劳。1940年姐丈张自忠将军在与日寇激战的湖北枣宜战场上为国捐躯,一直跟随张自忠在前线奔波的李淑英收到一笔抚恤金,她拿出三分之一给妹妹组班,三分之一给娘买了房子,自己留了三分之一,用这笔钱,她供给后来成为丈夫的金永一读了大学。李淑英就是这样一个蔫蔫的、尊长爱夫扶幼的中国式典型女子。
p97 小妹妹是玉茹在戏校上学时来到李家的。母亲告诉她,淑华是继父焦德斋与外室生的孩子,焦死了,便领来抚养。李玉茹非常喜欢妹妹,觉得她善良、老实。淑华则崇拜二姐,一直和二姐在一起,直到自己结婚成家。
p105《金山寺》剧照说明:白蛇——李玉茹、小青——李碧茹(即大姐淑英,她当了几年京剧演员,此后就完全离开了舞台)。http://s13/bmiddle/4d044bf5g9ea7a1473c3c&690
-----------------------------------
《菊海竞渡——李万春回忆录》,周桓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P7 京剧界有“四大名旦”,可以说尽人皆知。与此同时,还有“四大名爹”、“四大名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四大名爹”,指的是四位对儿子管束很严,在艺术上严格要求,所谓“望子成龙”的老人。我父亲是其中的一位;另三位是李少春的父亲、我的岳父李桂春,谭富英先生的父亲谭小培和荀慧生先生的父亲。这四位老人里,除了荀慧生先生的父亲是外行,其余三位都为儿子的艺术操尽了心,使儿子成为所说的“好角儿”。谭小培先生的名声远不及父亲,这就使得他对自己的儿子百倍认真地培育,使谭富英先生的名声超过了他。过去报上曾刊登过一幅漫画,画上画着谭氏祖孙三人,谭小培先生指着谭富英向谭鑫培老先生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又指着谭鑫培老先生对谭富英说:“你的老子不如我的老子!”仔细想来,很有笑料。“四大名妈”,指的是四位很会办事、又培养女儿成材的妈妈。这四位是:我续娶的夫人李砚秀的母亲、现在台湾的梁秀娟的母亲、北京吴素秋的母亲和上海李玉茹的母亲。这四位里,李砚秀的母亲喜彩凤是演梆子旦角的,梁秀娟的母亲梁花侬是演京剧丑行的,都有名气;其他两位,就是外行了。
前一篇:黑龙江京剧院折子戏
后一篇:《绮情楼杂记》新艳秋轶事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