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万松青年京剧团

(2010-02-06 22:50:54)
标签:

温州万松京剧团

哈哈京剧团

文化

                                 台上戏——民营剧团盼扶持
                    

    节选自温州网2008-12-15报道《聆听百姓文化诉求》。万松京剧团于2009年8月重新注册登记为温州哈哈京剧艺术团。

     临近年关,万松青年京剧团当家人杨震墨和王哈哈夫妇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凌晨两点多才到市区,今天还要去看一些新设备,演员们都在永嘉住下了,明天还有戏要上……”杨震墨在接受采访时,不停地有电话打进来,他有些不好意思,“正月我们多叫了一个湖北的团,两个团一起演。”他告诉记者,十二月份已经推掉了十几场演出,为的是让演员和剧团有个休整的时间,备战春节。王哈哈在一旁补充说:“十月份我们第一次去苍南演戏,马上就有村子向我们订戏。”平阳的几个“万松”戏迷还专门“追踪”到苍南,自费住旅馆,跟着看戏。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的民营剧团,万松显然在市场上占据了比较牢固的地位。王哈哈说,老客户一般都认“万松”的牌子,一订就是十几场,以至于出现过其他剧团冒充“万松”的情况,杨震墨不得不将自己的照片印在名片上“防伪”。“去年接了四百多场,今年应该比去年多。”王哈哈说,今年团里又从义乌租了一个超大型的舞台,“观众的座椅都配有水杯座,整个舞台有十几米宽,非常大气。”这样的舞台,两天的租金需要一万五,杨震墨觉得值!他认为民营剧团除了姓“民”,其他方面,都应该争取向国有剧团靠拢。

http://s3/middle/4d044bf5g7eefcf5ac252&690

                                           王哈哈 杨震墨

   “我们自负盈亏,一分钱都要掰开两半用,但不表示我们就是草台班子。”这些年来,杨氏夫妇在更新舞美、戏服、道具等硬件上,先后投入了几十万,王哈哈在团里“主内”,她的电脑里存了许多名段,有空就翻出来看,“我们自己买半成品的贴片和水钻,自己研究加工,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经营剧团二十多年,杨震墨最深刻的体会是,不愁没人看戏,只担心没有好戏让老百姓看。和国有剧团相比,民营剧团在资金投入、配套设施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前段时间,杨震墨参加了省里的一次会议,许多民营剧团反映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演员工资年年涨,观众品位也是年年高,但是我们很多老客户的‘戏金’几年都一个样子,如果政府能在资金上对优秀的民营剧团有所奖励和补助就好了。”杨震墨觉得,这几年,政府给民营剧团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民营剧团在市场上也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能够真正落实一些扶持政策,相信能给民营剧团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王哈哈在团里兼着剧务一职,团里正准备排一出新戏《佘赛花》,“老戏再好,看多了也会腻,而且观众的眼光也是一年比一年高。”缺乏好的剧本和专业的指导,使得民营剧团在剧目创新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万松’今年排了《宝莲灯》、《探阴山》等几出新戏,老观众都特别喜欢,有些村子看了一场就要求加场。”这更让王哈哈感到,没有新戏,意味着剧团就缺少吸引观众的生命力。“缺少剧本,有些新戏我们只好不停地看片子,翻录出剧本再编排。”
    王哈哈有这样的设想,民营剧团能够和国有剧团共享一些剧本等资源,让民营剧团有机会排演新剧目。她期待政府能在“智力”上扶持民营剧团,这样不仅仅是帮助剧团发展,更能给广大戏迷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

http://s6/middle/4d044bf5g7ef4effae455&690

             《温州都市报》记者八爪先生拍摄哈哈京剧团齐秀坤、张宝祥《改容战父》

http://blog.66wz.com/?uid-195174-action-viewspace-itemid-426988 

第十一届戏剧节(市民营剧团参评剧目)2009年10月13日日场演出于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金益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剧场看戏十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