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南一中收到了一份寄自北京的珍贵礼物——老校友周懋庸30本长篇小说《长别离》及热情洋溢的来信。
现年74岁高龄的周懋庸是著名翻译家、作家,1945年毕业于南溪女子初中(南一中前身),1958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中央编译局,致力于西德文学和欧美工运研究,有多部专著、译著面世。周老的新作《长别离》及姊妹篇《长相思》,以中国名镇李庄为故事背景,寄寓着作者对故乡和母校长达60年的别离深情。(黄川模)
周懋庸,著名作家、翻译家。1933年生于成都。其母是李庄板栗坳张家后人。幼受良好家教,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专攻德国文学,发表过反映大学生生活的散文及独幕剧。1958年毕业分配至中央编译局,从事国际工人运动研究工作。编著、翻译有《从红色“帝后”到天涯孤侣:昂纳克和玛戈特》、《有为与无为》等著作。1994年出版长篇小说《长相思》。2002年10月15日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李庄坐落长江源,
山顶曾经开僰道,
明末清初战乱频,
两湖两广移民入,
李庄先人辟蓬蒿,
民国年间具气象,
东邻虎视早眈眈,
一夕之间失沈阳,
北京先失南京继,
山河沦丧尚可复,
救亡图存几万里,
颠沛流离湘桂滇,
传闻李庄地偏僻,
小镇贤良明大义,
佛堂古庙读书声,
营造社归月亮田,
板栗坳似桃花源,
倾情所务劳心力,
考古之父数李济,
至今当日旧街坊,
生活艰难少医药,
戏台门板研甲骨,
惨淡经营梁思成,
众贤如星难列举,
敌寇飞机过李庄,
上下城池均被炸,
李庄山水护国魂,
传来消息满江乡,
八年抗战终见晓,
纷纷东下离李庄,
李庄风流一朝歇,
五十余年人不知,
前人历史不能忘,
沧海桑田遗迹散,
数载辛劳路漫漫,
民族文化乃国脉,
抗日胜利六十年,
李庄当年显精神,
板栗坳亦我故乡,
我欲归乡归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