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演播低门槛 造就大批发声机器
作者:珍壶轩
播讲:沐雪
随着有声小说这一新形式“阅读”方式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演播者”进入其间,或全职,或兼职;总之,有声小说演播队伍在日益壮大,并有人潮汹涌之势,这一现象,对有声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现象日益突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平台方“抢人才”、“低标准”有很大关系。
目前,很多平台在签约播音人方面,标准非常低,只要能说普通话,甚至普通话有点不标准也没事,也甚至能不能把故事说得像个故事也无所谓,只要你能“出声”即可,哪怕你“说”的“故事”具有让人烦躁、催眠的作用,只要你敢“出声”,平台就敢跟你签约,这种几乎是“没标准”的超低标准,造就了一大批全职、兼职“人肉发声机”(作家卫羽龙先生曾这样笑称)。这些人,其实不具备演播有声小说的条件,甚至可以说,他们完全是有声小说演播的门外汉,但平台方签约的“超低门槛”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却不一定是好事,如,让那些原本有其他方面优势的人才,被一纸合约,耽误了起码一年的大好时光,使签约者成为各大平台争夺“人才”的牺牲品,让他们在本不该投入时间、精力的“演播事业”上,浪费生命里的八十分之一,如果,一辈子能活80年的话。
由于低门槛,网上各大平台有艺术含量的有声小说少之又少,而真正够得着演播水平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都是在不断“出声”,就是说,不断让你听到滔滔不绝的声音,而你却记不住声音里的内容,枯燥至极,也乏味至极,而这类型“演播者”却不得不连续“出声”,因为他们的报酬是这个行业里最低的,如,每小时30至40元,每天“发声”5小时,至嗓子嘶哑,也不过150至200元的报酬,其中,还不包括扣税、拖欠。
我常对新入行的演播者说:“入行”不等同“入门”,就目前而言,各大平台能达到入门级的演播者,不足百分之六十,其余百分之四十,原本应该投身他们有能力做好的别的事业中去,而现在,他们却莫名其妙播讲起他们不擅长的有声小说来了。我对新人说,如果,你们是百分之四十里的一员,趁早重新选择,别误人误己,即便坚持到最后,也不会出现演播者、听众双赢的局面,获利的,只能是平台方,他们用极低的支出,换来数量不少的,装饰门面的,所谓的“有声小说作品”,以此来炫耀他们作品库如何强大,并借此吸引更多的客源。而在这期间,你们必将从一个起初信心满满追求艺术的大好青年,沦落为平台方获利过程中的工具,当你们某一天醒悟过来的时候,生命里的八十分之一已经没了,而到了那时,或许,你已经在思考,时间都去了哪了?
我要说,世上很多事情是可以预见的,只是太多人被繁华的表象所迷惑,不懂得去解读罢了,所以,词汇里才有“后悔”一说。与其事后懊恼、悔恨,不如事前仔细斟酌,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保不准,除了有声小说,你有别的、更好的事情可干。
说到“演播”与“出声”的区别,我认为,“出声”者,仅仅是让人在收听过程中知道文字,也就是听众知道你在读什么字;而一个真正的演播者,他们演绎的每部小说,每个环节,甚至每个字,都是鲜活具有生命的,都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区别,演播者有没有水平,不是平台方包装、炒作说了算,听众的耳朵是很贼的,特别是铁杆听友,比如,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