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易南黄金大劫案宁浩疯狂的石头无人区 |
分类: 影评◆娱评 |
文/易南
《黄金大劫案》是一部注定不会让大众满意的作品,却绝对是宁浩导演生涯里的一次必不可少的试探和转型。
因为《无人区》的迟迟不能上映,《黄金大劫案》便特别地受人瞩目,一来宁浩之前作品的品质放在那里,二来观众把对《无人区》的期待自然转移到了《黄金大劫案》身上。但遗憾的是,大家对宁浩的印象和期待还停留在几年前“疯狂”的那种风格,而宁浩自己却已经无可改变的成长了,这种成长不能我们武断地说好或者不好,但却是十分必要的,很显然,宁浩已经不满足于拍“疯狂”那种类型的影片,而观众却未必能够适应他的这种成长和转变,于是,《黄金大劫案》势必引来口水无数。
http://s6/middle/4d040941gc0bf9332ec35&690
事实上,《黄金大劫案》是宁浩做得最用心的一部片子。不说投资,光从宁浩那卖力地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就知道他也多重视这部片子。当然也有不少人会说,这是宁浩对《黄金大劫案》缺乏自信,但面对好莱坞大片的夹击,自信的导演又该如何?在我看来,他是想证明自己,让更多看到自己的转型和改变,证明自己这条路子走得是对还是错?
其实,如果宁浩再拍一个《疯狂的石头》或者于此类似风格的影片出来,观众或许也还能接受,但幸亏他没有。因为他深知,一个人不能没有长进,不能总吃自己剩下的饭菜,不能一味重复自己,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要成长,他要突破,就必须转型,必须试探新的风格、新的出路、新的模式,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黄金大劫案》。
几年前的宁浩,还属于土八路,走得野路子,玩的是小聪明,靠的出奇制胜,那时候他影片更注重的是纯粹的叙事和搞笑,而现在,宁浩开始步入正规军,开始套路化,更注重的是人物的塑造和影片的内涵。这种转变是艰难的,也是冒险的,但这种转变便是宁浩的探索与进步,而这种“进步”一旦形成,便是明显而持久的。
我估计现在宁浩肯定不愿意别人给他的影片,仅仅加上“搞笑”的标签,所以《黄金大劫案》里面,“石头”变“黄金”,他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显得更加厚重。疯癫搞笑的同时,将视角放宽,同时将亲情、爱情以及小人物的成长和蜕变,参与到影片的整体叙事,这正是宁浩的重大转变和进步——疯狂搞笑已不再是他影片的终极目的,而成为他实现目的的一种装饰和工具。
这一次,宁浩要赚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观众的笑声,还有眼泪!
http://s6/middle/4d040941g79acc6898cc5&690
如果抛开“宁浩”这个标签,抛开对宁浩“疯狂”系列的热爱,单就影片本身,也不失一部用心制作中等水平的影片(国内有上等的影片吗?)。在国产影片不景气的今天,能够夹在好莱坞大片中生存,已经实属不易!
因为之前有了《无人区》莫名被毙的先例,《黄金大劫案》宁浩开始中规中矩,整个框架直接搬用商业片的经典模式,用冒险浓缩一个人心智成长的过程,略显俗套,却也无可厚非。
本来对东北方言的娴熟使用,是影片一大特色,但个人觉得有些过火,当那小屌丝随口说出“我去”的时候,我还是感觉特别别扭,那种强调现代气息太浓了点。
宁浩对爱情的描写还是不够娴熟,前戏做得不够足,到后来突然高潮汹涌而来,显得仓促而略显干涩,让人深刻不起来。小屌丝的人物塑造得还算成功,他跟他爹的那段亲情戏也够煽情,“黄金有八吨,爹只有一个”,让人感动。只是他爹那个盖世神功反差也忒大了点,刚开始飞镖扔出去都扔不准,关键时刻却靠飞镖力挽狂澜,这原因是什么?难道跟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需要在十万火急的时候才能使出来么?一般人如果精神出问题,不会影响到生理上本来就具备的技能。
http://s11/middle/4d040941gc0bf93ca06aa&690
救国会的设置有点扯,张学良看到这样的救国会成员,估计能哭出来。小屌丝自挂十字架,绝对是神来之笔,让人惊喜;范伟其实可以大加点戏份,打酱油也多打一会儿,否则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关于“匹夫”、“子弹”和“船”的恶搞纯粹出于商业化的考虑,对于影片本身是一种低级的损伤;包租婆的造型和神情、语气都让人厌恶,能不能换个新花样啊……
结尾,用“王水”融化黄金也有点扯,先不说那么多的“王水”如何而来,能不能融化那么多黄金,用车运送是否合理?光那么大个车怎么开进人家日本人的会客厅,都是一个问题……
宁浩在《黄金大劫案》中的这种自我转型,尽管可能不符合影评家和观众期待中的那种口味,但却是宁浩在《疯狂的石头》之后的一次积极试探,是他在《无人区》被毙之后的一次无奈妥协,是他在成长道路中的一次大胆而勇敢的蜕变。
虽然《黄金大劫案》不算宁浩一次十分成功的转变,却也可圈可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宁浩在思考在试探在转变在成长,他——没有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