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易南小说作者影视编剧影视圈小说改编 |
分类: 影评◆娱评 |
文/易南
现在,小说作者转行做影视编剧似乎已形成一种趋势,当然,很大一部分作者转行做编剧都是奔着高收入来的,都是些门外汉看新闻报道上编剧身价见涨,一集多少万多少万,于是挤破脑袋想往里钻,梦想着一集四五万,一夜成名,天下皆知,身价倍增,财源广进。
是的,写一本小说20万字,按照普通首印1万册、8%的版税点、定价28块来算,稿酬也就2万多,而电视剧可能一集报酬就好几万,一部剧下来能拿上百万。这在图书行业不景气的今天,看上去似乎非常诱人!
事实上,小说作者转影视编剧成功者也的确不乏其人,六六、陈彤、桐华、刘猛便都是成功的案例,于是,越来越多很多小说作者也想复制这些知名编剧的成功之路,还没开始着手写剧本,口气倒已经颇有些知名的范儿,开口就是某某某很烂的书改编权卖了几十万几十万,谁谁谁一集多少钱多少钱,言下之意,自己一出手,绝对不止这个水平,只要你给钱,我什么剧本的活儿都能干……跟这类人打交道实在太累,所以我一般选择敬而远之。
不少作者跟我说,希望能够给个写剧本的机会,即使一分钱不要,只希望能有个老师指导指导。
是的,作为新人编剧,最缺乏的,便是机会:有人肯手把手教导的机会,可以实际参与创作剧本的机会,署名的机会,甚至只是一次做枪手的机会……
但即便有这样的机会,有些作者的风格也是不适合做影视编剧的。编剧是个技术活,这不是说跟卖油翁“唯手熟耳”的练习就能够成功,创作技巧可以培养,但若一个人悟性太差,不懂得变通,而既定的写作风格又很难改变,那就不适合做编剧,如果硬往这条路上闯,最后也只能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最后还可能一事无成……
所以,我经常善意地劝有些小说作者,不要盲目转行。而很多作者却不以为然,虽然嘴上不说,可能心里却想:靠,不给老子个剧本写,真他妈不够意思!是不是怕我入行抢他的饭碗?
——事实上,我的职责就是寻找好选题好剧本,发掘潜力编剧,我之所以不给你写,只是觉得你写不了这类型的东西,或者这个选题可能暂时不适合你写而已。也许有一天,你可以写了,而某个题材又正好是你所擅长的题材,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你去写。
很多人不理解,我能写小说,怎么就不能写剧本?老子30万字的小说都写出来了,3万字的剧本就写不了吗?不就是不想让我赚这个钱吗?
——是的,写剧本看上去是比写小说赚钱,但如果你抱着这样的观念去写剧本,基本上没有赚钱的可能。因为你把事情看得太过简单,你不会很认真很虚心地去学习剧本,很难树立正确的影视观念,不懂得反思,也很难去改变自己固有的意见,跟你打交道,太累!
还有的新人作者,写过几本小说,还没有动手写过剧本,口气就已经相当狂妄,不谈剧本只谈钱,直接就是奔着钱来的,好像只要给他钱,他立马就能写出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神作。
——这种人也许写小说小有成就,但也最不知天高地厚,先不评判他们的能力,这样的心态能有什么创作的乐趣?这样的人能写出好作品吗?他们唯一关注的,也是唯一有兴趣的就是钱多钱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赚钱也容易,写出好剧本再说话。
还有,新人作者准备改行做编剧之前,要有经受各种摧残的心理准备。因为小说是你个人完成的完整作品,从写稿到出版,快则三月,慢则半年,而影视剧的制作周期会比较长,从剧本到选演员到拍摄到剪辑再到屏幕上,也许两三年,也许五六年年,甚至白忙活一场,写了却没有拍,拍了却没卖出去,卖出去了却没播出来,播出来了却没人看……而在没有拍成影视剧播放出来之前,剧本就是一文不值。所以期间可能会有很多人要求你一遍一遍的修改润色,甚至推翻重写,有时候甚至一个大纲都要翻来覆去地改好几个月,你不得不跟导演、制片人翻来覆去讨论,甚至争吵,最后你痛不欲生,恨不得放弃不干,如果你坚持下来,也许就熬出来了,而如果你一旦不干,立刻就会有别的编剧顶上……所以编剧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摧残。
好了,听了这么多危言耸听的话,如果你依然坚定不移地准备做影视编剧,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首先,作为新人编剧,千万别忙着动笔,不妨先看影视剧,看剧本。
要欣赏此领域中的佼佼者,看看那些卖座影片的写作技巧和商业策略,并学以致用;烂片也要看,从中分析剧本的薄弱环节,从而吸取教训。
(1)要学会看电影,就像你看小说一样,要像欣赏小说一样,去欣赏电影解剖电影;(2)要学会看剧本,就像看电影一样,要培养看剧本的画面感,看完一个剧本,然后再去看这个影片,感受剧本实际拍出来的效果;(3)要学会看电影,就像写剧本一样,看电影的时候,想想某些场景如果让自己写应该怎样表达。看完一部影片,你可以回放,随便选几场戏,然后写成剧本的形式,如果有可能,再跟原作剧本对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里?
其次,一个好的编剧,肯定是一个好的策划。
你要培养自己的市场眼光。你在做剧本之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这个剧本要卖给谁。
当你确定要写一个选题,你除了要有创作激情创作动力之外,你还要明白这个选题的市场在哪里。千万别这么想:反正我就是为了赚编剧费,至于这部剧有没有市场跟我有半毛钱的关系!
一旦你这么想,这部戏估计就已经完蛋了。而事实上,你这样的想法对你自己的伤害也挺大。
第三,学习必要的剧本技巧,但千万别被那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作为初学者,不管你在文学界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当你转影视的时候一定要虚心学习。
必要的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别想着理论有多么多么神奇,很少听说哪位编剧是靠啃那些编剧教程而出师的。名家的讲座也有不少,可以听听,比如余飞老师、陈秋平老师分享的经验,都很有价值,但千万不能存有学精通了再动笔的观念,要边学习边动笔,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作为编剧新人,别老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土八路,要让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正规军。要让别人觉得你是可以依靠的,把项目交给你去创作是可以放心的。否则你的第一个项目会来得艰难无比。
第四,想明白了再动笔,养成良好的创作流程:故事大纲(人物小传)、分集大纲、剧本初稿。
在没想明白之前,千万别轻易动笔,否则返工的几率就会很大,也许到最后写了几十万字,却不得不全部推翻。一定要按照正规的程序来,这样你才能够把握整体结构,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而影视公司付款,一般也是按照这个程序来付的。
所以创作初期,一定要细细地磨人物,人物关系,故事大纲,分集大纲,去领会资方的意图。
第五,尽量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千万别大包大揽,把自己包装得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