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雨散文《大酉洞中桃花源》

(2007-05-28 22:52:03)
分类: 散文

[散 文]
                                    大酉洞中桃花源

    夏雨多,炎夏却不炎热。率医疗队去了渝东小城酉阳县,结识了酉阳县医院的院长和书记。方知道书记冉启华酷爱诗歌,他不仅兼任县医院副院长,而且还是“酉阳桃花源诗社”的社长、《桃花源诗刊》的主编。冉书记一定要邀请我们去县城边的“桃花源”看看。我很感纳闷,怎么“桃花源”会在重庆市的酉阳县?他说,你们看了便知。身为重庆人的我当然要去看看。
    是黄昏时去的。酉阳县城斜躺在大山环抱中,酉水缓缓流过。新建的广场高耸着体现土家民族图腾的石碑,摆手舞之乡的人们正跺脚扭臀摆手舞蹈。“世外桃源”蓦然在脑中闪现,禁不住赞叹。冉启华笑,伸手向左指去:“看,‘桃花源’到了。”才发现,广场边公路旁挨天大山下有一古朴大门。进得门,一壁《桃花源记》的碑刻跃入眼帘。绕过碑刻,啊,好巨大的一个山洞――大酉洞,洞中“仿佛若有光”!兴致勃然。进得洞中,有隐河流淌,飞泉下泻,雾气升腾,细“雨”抚面。洞内石壁上的“太石藏书”四字清晰尚存,还有无名氏绝句一首:“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栏干。”越走那光越强,前面的人便扑入紫光霞气中。前行约莫数百步,豁然开朗,洞外别有一天地:悬崖绝壁包绕之中,有茅舍、桃树、松柏、小溪和数十亩耕田。真是“桃花源里可耕田”!自然是话多、拍照多。冉书记见我们来了兴致,就打开了话匣子。
    一千五百多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洞中的“世外桃源”。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好一个宁静安乐的理想王国。渊明先生《桃花源记》的原型在哪里?据专家考证,有可能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大酉洞。自1985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羊城晚报》、《重庆晚报》、《四川日报》、《贵阳晚报》等数十家报刊进行过报道。大酉洞在城北,这“九溪十八洞”的土家山寨先前由于交通闭塞,长期与外界隔绝,直到清朝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取消了“汉不入境,蛮不出洞”的禁令,过起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这里是否“桃花源”?《酉阳州志》有记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
    好一个“毫厘不爽”!这是后人的记载、如今酉阳人的自豪。
    身处其景,作为重庆人的我要说,这里就是“桃花源”!不是么,这洞内有良田美池桑竹和桃花;洞外有小城酉水广场和载歌摆舞的酉阳人。其情其景天下少有,重庆独有。“桃花源诗刊”主编冉启华先生有诗为证:“机织烟霞绕洞天,飞泉洒玉似珠帘,书藏石室有奇篇。桃涧流红堪入画,松峰耸翠入蓝天,玉盘仙迹在桃源。”

   (此文发表于《重庆晚报》2002年10月6日副刊)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