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吃背后往往有一个故事。
一个故事彰显的是一种文化。
民俗专家张从军说,“中国人一进入文明社会,就是从喝开始的。”

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就一直有粥的踪影。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粥最早是以食用为主,后来逐渐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用“火齐粥”给齐王治病的故事,可见粥与中国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在齐鲁大地上都有哪些种类的粥?这些粥背后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错把甜沫当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甜沫作为一种地方小吃,不仅仅是山东人的一道美味早餐,也体现了品粥如品人生的境界,因此在山东,粥也与许多文人名士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有的还有着“皇族血统”。

俗话说“关不完的医馆,开不败的糁馆”,临沂糁以它独有的风味流淌在齐鲁饮食文化的河流之中,但是糁原来并不是山东本地食品,而是古代西域人的一种早餐饮料,在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山东,代表的是一种“混搭”的复合文化,无独有偶,单县羊汤也是如此,那么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又蕴含着怎样的地方特色文化?
6月16日早晨6:30,山东卫视《新杏坛》“风味齐鲁”系列之《粥里的味道》,历史学者纪连海、民俗专家张从军、青年学者魏新与您一起品味齐鲁粥文化,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