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起《浮生六记》,想必非文学专业的人知之不详。但是很多行家、大家却对它推崇至极,赞誉其为“小红楼梦”、“当代和氏璧”。为什么《浮生六记》有这么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当然与其文学价值有重要的关系。著名的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浮生六记》是《红楼梦》之后的又一伟大作品……”台湾学者俞国基先生也说:“纯就我个人读书的感受,认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以爱情为主调的作品,只有两部够资格称之为文学巨著,其一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部便是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了。”
但《浮生六记》还有宝贵的历史价值,让史学家为之瞠目!《浮生六记》有《红楼梦》相似的命运,《浮生六记》的六卷仅存四卷,后两卷丢失。2005年山西收藏家彭令称:他在清代的钱泳的手稿《记事珠》中,发现了《浮生六记》第五卷的初稿《海国记》的部分佚文!
这一消息震惊海内外!2010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刊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傅璇琮教授的文章称,《海国记》的发现是文学史、史料学上的重大成果,可以堪比我们敦煌学,把这个发现比成和氏璧,当代和氏璧,也不为过。
《浮生六记》卷五究竟有什么历史价值呢?
名嘴纪连海在山东卫视《新杏坛》中做了详细地解读:《浮生六记》记载了琉球王国的历史!对钓鱼岛的记载占据历史之最!
《浮生六记》卷五中有 “每日乘潮行一二十里。至十一日,始出五虎门,向东一望,苍茫无际,海水作葱绿色,渐远渐蓝。十一日(按:应为十二日),过淡水。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遥见远山一带,如虬形,古名流虬,以形似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十一号到了五虎门,十二号过了淡水,台湾淡水,13日就到了钓鱼台,我们现在称之为钓鱼岛的地方,祭祀了天后、妈祖,过了黑水沟也就是中琉海沟,十四日到了姑米山,看到姑米山这才看到琉球国界。纪连海老师解释道:“知道了吧?黑水沟也就是中琉海沟,是中琉两国的海上分界线。琉球国它最西南部领土是哪儿呢?姑米山,冲绳久米岛开始的。沈复的记载,那比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对钓鱼岛的记载早76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