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孔子又爱又恨的冉求

(2008-02-14 21:52:41)
标签:

杂谈

 

为官从政,造福百姓是古代的读书人的理想。而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现代官员如何求存于世?如何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间的和谐关系?如何展现出个人理想的同时,做出为官的政绩呢?傅佩荣先生让我们向冉求学习做官,他站在哲学的高度上,通过对冉求从政的经历分析,从儒家精髓的思想引申,由道德的实践、主体的确立、人格尊严的肯定等方面来全方面的阐述儒家真正的为官之道,为人处事之道。

冉求,在政事科里位列第一位,曾做过当时最大的家族季氏的宰相。在孔子眼中,冉求性格谦逊,并长于政事,并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他性格活泼爽快,多才多艺,孔子曾用一个字“艺”来形容。而冉求究却最终却没有象孔子所说的那样发展成为一个很好的官员,最后反而是让同学们对他鸣鼓而攻之”。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在儒家思想看来,做官不是人生的目的,做官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如果做官不能照顾百姓,不能够使国君走上正道,那宁可不做。这是儒家两千多年以来一贯的原则,但是在孔子的第一代弟子冉求身上就打了折扣。冉求在为官之路上个性比较懦弱,他在季氏门下做官时常常只是一味地顺应领导的意思,却没有一点自己的原则,即使领导做的不对他也不会去劝阻,有时甚至还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为他人谋取私利,而这些行为都是儒家思想所不允许的。《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冉求学习做官》正是通过冉求这个反面教材来教导人们在为官从政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并怎样处理好周边的人际关系。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好官对于百姓,要依序“庶之,富之,教之”,就是让人口众多,让大家发财,好好教育他们。而在人的生命中,更要去做一个人才,人文,人格三方面都具备的人。如何与同事、老板、单位的领导相处呢?敬请关注2月16日(周六)山东卫视《新杏坛》播出的《向冉求学习做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