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杏坛快讯 |
司马迁说,孔子弟子三千,孔子带了这么多的学生,学生百态,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台湾著名学者、耶鲁大学博士傅佩荣先生在做客山东电视台《新杏坛》讲《向孔门弟子借智慧》,讲述了孔子的一位头戴公鸡毛,身披野猪皮的学生。
这位学生就是子路。
孔子担任老师以后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他自己也希望多教些好学生。有一天孔子走在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一副不良少年的打扮。当时孔子就主动跟子路说,你看起来很直爽,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
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孔子说,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前面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立刻懂了,如果资质很好,再加上后天的磨练,那可以有更杰出地表现,于是立刻拜师。
子路拜师之后,对孔子一直忠心耿耿。但是这个学生除了所谓的作战、基本的政治之外,对于艺术方面不太有兴趣,孔子教学生是全方位的。子路弹瑟,常与众人曲调不合,孔子都听不下去,说他“登堂,尚未入室”。孔子还说过“由也喭”,就是说子路太粗野了。
子路是在《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弟子。子路一生追随孔子,一直到在卫做官,死于卫国内乱。子路“结缨而死”,死前正衣冠、带好帽子,保持了个人尊严。子路的死对孔子影响非常大,子路去世后四个月,孔子也离开了他一直想有所作为的纷繁世界。
“钝斧劈砖易碎,宝剑劈水难开”,在今天很多人学习如何圆滑处事时,傅佩荣先生却独树一帜号召学习子路的率真。率真的人是怎样的生活智慧?子路跟随孔子以后有什么改变呢?敬请关注山东卫视《新杏坛》节目的《向孔门弟子借智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