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子路篇

(2007-10-08 15:05:22)
标签:

人文/历史

子路

孔子

弟子

率真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子路篇
 
 
    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初仕鲁,后事卫。在《论语·先进》中上榜,以政事见称。

   

 

 

    子路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二十四孝图中有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

    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子路篇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有时人们会把子路和孔子的关系比作李逵和宋江的关系。子路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在汉代的《说苑》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就是孔子第一次见子路的情景。当时子路披着野猪皮,头上插着公鸡毛走在街上。当时孔子就主动跟子路说,你看起来还满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结果孔子就给他说,那么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前面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立刻懂了,他说就算我资质很好,稍微加上后天的磨练,那可以有更杰出地表现,于是立刻拜师。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从最初的“不良少年”到后来的“结缨而死”,子路在孔子身边确实受到了熏陶,成为锋利的南山竹。

    傅佩荣先生解读子路的关键词——率真。让我们一起期待子路的精彩上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