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颜渊篇

(2007-10-08 11:44:56)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杏坛快讯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颜渊篇
 
 
 
颜回:公元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与孔子的母亲是颜徵在是同乡,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颜渊,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在历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窦娥冤》里有一段著名的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颜渊篇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在这里,颜渊作为了善人的代表人物,其美誉度可见一斑。

我们向颜渊学习什么?

付佩荣先生说:快乐!

在现代的社会里,内心的满足成为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一个人有钱不一定快乐,有别人羡慕的事业和地位也不一定快乐。快乐的人,是情商很高的人,才是最令人羡慕的人。颜渊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足见其大智慧。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

傅配荣先生将颜渊贫穷却快乐的原因总结为“贫而乐道”,“道”正是颜渊的“快乐法宝”。可是这里的“道”该作何解释呢?

敬请关注傅佩荣先生《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颜渊学习快乐》!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颜渊篇

                             (颜回陋巷今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