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子里来了一批扛摄相机的人”

(2007-07-10 16:47:06)
标签:

李零

卞桥

卞邑

分类: 行者无疆
     7月5日,泗水泉林镇卞桥旁边的集市熙熙攘攘。据当地人介绍,这个卞桥集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每逢农历的一、六都会很热闹。然而这天,卞桥的集市上来了一批扛摄像机的人,大家伙都很好奇。也许村民们并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春秋时鲁国的卞邑古城。就在卞桥集的旁边,还有一段卞邑的古城墙。尽管墙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城墙的样子只是依稀可见。“村子里来了一批扛摄相机的人”

    王衍佑老人是当地人,作了多年的教师,还参加过县志的编写。当李零先生和山东电视台“重走孔子路”专题组一行来到泉林镇时,他非常热情地带李零先生一行回家,还拿出了新版、旧版县志,和李零先生坐在天井里聊古城。王衍佑老人介绍说,当地有小卞桥和大卞桥,年代都很远了。

“村子里来了一批扛摄相机的人”

    在王衍佑老人的带领下,李零先生一行来到了小卞桥。李零先生说,这桥的历史确实很悠久,只不过原来的古桥被现在的桥覆盖了。然而细心的李零先生发现,在小卞桥的桥头石头上带有“大卞桥”的字样,便询问王衍佑老人是怎么回事。

    王衍佑老人解释道,实际上他说的大卞桥和小卞桥都叫“大卞桥”,但是两座桥大小不一样,所以分为了小“大卞桥”和大“大卞桥”,这座桥就是小的大卞桥。

    李零先生每到一处都会寻找当地的县志,也会很详细地听当地人的介绍。但是他不会盲从。李零先生和专题组出发以来,已经听过好几个地方称自己是“子在川上处”、“孔子登东山小鲁处”等等。李零先生对记者说,对于古迹有很多种,一是真迹;二是历代凭吊的附会之地;三是现代人生发出来的“创造”。李零先生非常尊重当地人的介绍,说当地人会对本地的历史地理比较熟悉,但是相比之下,本地人因为“身在此山中”,眼光又比较孤陋,喜欢把事情无限放大,所以也不是不查资料地完全相信解说。

“村子里来了一批扛摄相机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