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防腐术4——八字秘诀》
(2010-02-02 20:12:30)
标签:
古代防腐术 |
分类: 奇闻天下 |
西汉豪富老妪
突然暴毙身亡
深埋厚葬
竟换来不腐之身
耄耋老人投入半生经历
八字真言欲破千古之谜
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独家揭秘
《中国古代防腐术之八字秘诀》
1972年湖南长沙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令长沙马王堆古尸辛追一夜成名。面对至今保存完好的辛追,参观者除了心灵的震撼更多的就是困惑……她为什么能两千年不腐呢?
1975年,在辛追出土仅仅三年,在湖北荆州又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2002年中国第三具西汉女尸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出土……三十年间,中国考古界将三个千古之谜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三具古尸都来自于西汉?他们因何能千年不腐?古代防腐大师对这三位墓主人到底做了什么?
主持人:欢迎您收看科教频道《魅力科学》,我是卢迪。多日来,魅力科学记者一直为探寻中国古代防腐术的奥秘在全国奔波。碱性棺液不仅不能保存尸体,还把凌惠平和168号男尸的衣服给腐蚀了。而168号男尸身上的朱砂到底有没有防腐效果,专家还各执一词。马王堆古尸辛追的守护人侯良却说,中国古代防腐术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而这本百科全书的精华只有八个字,这八个字就隐藏在辛追从死亡到入葬的全过程中。
长生不老—— 一个历代君王、达官贵族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生老病死这条自然规律注定了人与人虽过着千差万别的生活,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归于黄土。
辛追也不例外……
在汉代,漆器制作特别讲究,其价钱比铜器高十倍,司马迁的《史记》中说,一个商人如果掌握了1000件漆器,那就是价值百万的资产,辛追用来殉葬的漆器多达七百多件,再加上奴婢、车马、墓中陪葬的锦绣丝绸等,这表明,辛追的家产之多,算得上亿万富豪。
在1000多件出土文物中,有三分之二与饮食有关,殷实的生活,再加上暴饮暴食,让临终前的辛追成为了一个大胖子。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这个背好宽
她不是老这样睡吗
那背上一点皱纹也没有
就是和活人一样的
很宽
就是平时看的大胖子那样
所以我就坚信了
她生前有一百三四十斤重
根据测量,辛追身高1米54,出土时体重还有34公斤,按照成人身体中的水分占到总体重70%算,辛追生前将近70公斤重。如此大的体重,给辛追带来了一系列疾病……
辛追出土之时,几位著名的病理学家都婉言拒绝了对辛追的解剖,此时,一位叫彭隆祥的年轻医学家自告奋勇担起了这个并不轻松的任务。
在他的主刀下,辛追的死亡时间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彭隆祥 教授
老太太死的时间
肯定是夏季
为什么说是夏季
因为我们在她的食道胃肠子里发现有甜瓜籽
那就说明他吃了这个东西不久就死掉了
这个甜瓜籽在当时来讲
只有夏天才有
死亡时间是在夏季
从甜瓜籽讲一个是猝死
吃了以后两三小时以内就死掉了
食物都没排空
都没到肠子里面去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辛追在吃甜瓜时突然死亡呢?解剖小组在排除了外伤、肿瘤、甚至中毒的因素后,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辛追的生活习惯上。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彭隆祥 教授
她营养过剩以后
是不是得了冠心病了
检查的时候想着病变发生的部位
它是最靠着动脉出口这一段
病变是最严重的
我们检查在冠动脉开口
2.5厘米以内的血管里面
堵塞得很严重
从这张辛追的冠状动脉解剖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辛追的主动脉已经大面积堵塞,由于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这和她暴饮暴食的生活习惯有着直接关系,而在接下来的解剖中,专家发现了导致辛追死亡的真正原因。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胆总管这么大的石头
蚕豆大的石头
堵死了
胆管结石症
急性发作
肚子痛得不得了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彭隆祥 教授
胆绞痛痛得很厉害
反射影响到心脏
心肌梗赛
心机紊乱
她都可以死掉
可以猝死
所以我们找出她的死因
辛追为她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纵有家财万贯也无福消受。侯良说,从此刻开始,辛追的家人就要为她准备葬礼了,也就是从此刻开始,八字秘诀开始发挥它的作用……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深埋 密封
缺氧 无菌
这八个字
就包括了女尸两千多年
不腐的主要原因
辛追因为暴饮暴食把自己吃成了胖子,又因胆结石引发了心绞痛猝死在了饭桌前。由于曾经有过得病的征兆,家里人对她的后世有所准备。棺椁、衣物,还有大量的陪葬漆器都已经事先安排好了……但有一件事情却无法提前行动,那就是挖掘墓坑。因为巨大的墓坑挖好后,古人还做不了防水处理,一旦连续几天下雨,工程就前功尽弃了。
“深埋、密封、缺氧、无菌”,在侯良提到的这八个字中“深埋”被排到了首位。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从底下到顶
从棺材底到封土顶
我们挖掘的时候是20.5米
曾经参与当年马王堆汉墓挖掘的考古人员回忆说,挖掘工程异常浩大,困难重重,先后有1500多人次到现场劳动,每天参加的人数就有一两百人……在70多天的发掘过程中,从7层楼深的墓坑内挖出的土方约2万立方米。从墓坑的深度看来,连云港女尸凌惠平和荆州168号男尸隧的墓坑深度相仿——大约5米,可见他们的社会地位远不及辛追。
20.5米深的墓坑对于现代人来说,需要70天时间,而在2000多年前劳动工具并不发达的汉代,挖掘这么大的墓坑,难度可想而之。辛追的家人为何要给自己添这么大的麻烦,挖如此之深的墓坑呢?
原湖北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 郭德维
它是挖得越深
什么意思呢?
跟地王老子挨得越近
汉代的深埋是受到战国楚风墓葬习俗的影响,社会地位越高,陪葬器物越多,墓坑也就越深,而深埋对于棺椁的最大好处就是温湿度恒定。郭德维曾经亲自测量过荆州168号汉墓5米深的墓坑中只有13摄氏度,而大夏天出土的凌惠平棺液也是冰凉刺骨。这样的温度就像一个天然的冰箱,对墓主人的保存是有好处的。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春夏秋冬
对她影响不了了
因为她恒温恒湿了
辛追去世的时间是在夏天,要等墓坑挖掘好再处理遗体,一切就都晚了。于是,就在工匠们热火朝天地挖掘墓坑的同时,一群专门从事殡葬防腐的人来到了她身边……这些汉代的防腐术大师迅速对辛追进行杀菌处理——香汤沐浴……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书上记载香汤沐浴把身上擦干净
好像现在对尸体也是这样
洗一洗穿上衣服
大家查了一下文献资料
有这一条
马王堆古尸的发掘报告中记载着,内棺打开后在棺内检测到了乙醇的成分,极有可能当年给辛追洗澡用的香汤里含有酒,或者用酒给内棺消了毒。同时,辛追手中和她用的枕头里也都放满了用于清除异味的香料……
在做完了香汤沐浴的工作后,辛追体表是否像荆州168号男尸那样涂抹朱砂,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辛追迅速被20层新衣服包裹了起来……而且从头到脚用丝带扎紧。所有的这些就是侯良所说的那两个字——无菌……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20层衣服一穿
连头带脚给她盖起来
拿9根带子缠起来
从脚下到头上
最上面一根带子
从鼻子上穿过去
根据后期考古研究发现,荆州168号男尸和连云港凌惠平也都穿了多层衣物,只不过后期碱性棺液溶解了所有的丝织品。
根据侯良八字防腐秘诀的推测,防腐术进行到这,就已经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秘诀中“密封和缺氧”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密封做好了,棺内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如果密封不严,棺内的腐败菌就会一直生长,墓主人自然也就保存不住。
现代工业中对食物的保鲜靠的也是这四个字,现代的保鲜方法是多种多样。可是辛追所在的汉代要想让棺椁达到密封、缺氧,防腐大师们却费劲了周折。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密封得相当好
密封好到什么程度呢
四层棺 两层椁
一共六层
配音:这几只棺材就是辛追在地下的家。它们大小不一,套装在一起。每一层都绘制了精美的图案。经考古人员检测,四层内棺上大漆绘制的漆画不仅具有装饰作用,竟然还有密封的神奇功能……
据考证,马王堆汉墓里的所有漆器制品都来自于成都……而2000年后的今天,成都漆器工艺厂又完全集成了这一古老工艺。魅力科学记者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位于四川成都蜀华街72号的成都市漆器工艺厂……
卿玉蓉副厂长告诉记者,马王堆古墓中的棺盖就是用大漆密封的。
成都市漆器工艺厂 卿玉蓉 副厂长
全部用大漆和糯米粉或者面粉
调在一起作为它的粘接剂
实际上主要是大漆的作用
这个工艺就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
大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黏合剂。“如胶似漆”这句成语就源于大漆的超强粘和能力。用大漆粘和的棺盖不仅不会变形,而且密封性极好。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侯良
它四层棺材距离很近
特别是内棺
几乎花了24小时
才揭开 开不开
非常结实
四层内棺上的漆画就是大漆配合着各种矿物染料绘制的,经过十几道,甚至几十道刷漆后,棺材板表面的漆膜成为了密封层……四层棺材套在一起保护辛追,这个密封性就可想而之了。
可做到这些,防腐术大师还不甘心,又在四层内棺外加套了两层椁室,椁室外面又做了由5000斤木炭包裹的防潮层,外面一层1.3米厚由白膏泥构成的隔水层,还有18米厚的夯土层……
如此庞大的工程被侯良提炼成八字秘诀——“深埋、密封、缺氧、无菌”。当记者回过头来再审视侯良的八字秘诀时,似乎从中发现了一个线索,这八个字目的只有一个——抑制腐败菌生长。“深埋”创造了低温环境,“密封缺氧”导致腐败菌死亡,而香汤沐浴、熏香等措施则杀掉了辛追体表的细菌。
侯良的八字秘诀得到了考古界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希望在连云港凌惠平之后再发现第四具西汉古尸,以验证这一经典理论。
多年以来考古发掘并没有新的奇迹出现,考古界曾对2007年荆州谢家桥一号墓寄予厚望,但是密封良好的棺内也只存一副白骨。
西汉王朝这座帝王大厦存活了200多年,就轰然倒塌了。难道西汉尸体防腐术也随之永远的的消失了吗?在茫茫中原的厚土之下,还沉睡着一具具栩栩如生的亡灵,侯良的八字秘诀还能破解肉身不腐的生命密码吗?
主持人:八字秘诀长久以来已经是解释西汉古尸成因的典型教材,可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仅仅出土了三具西汉古尸,传说中的那些防腐大师也在西汉之后神秘地消失了,是因为八字秘诀经不起历史的推敲吗?还是中国古代防腐术就在西汉之后失传了呢?明天请继续关注《揭秘中国古代防腐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