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中国古代防腐术1——古墓丽影

(2010-02-02 19:59:39)
标签:

古代防腐术

杂谈

分类: 奇闻天下

        揭秘中国古代防腐术1——古墓丽影       

 

一次绝无仅有的考古发掘……

一座尘封两千年的汉代古墓……

一具肉身不腐的睡美人……

是她的美貌 换来了“永生”?

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独家揭秘——

《中国古代防腐术之古墓丽影》

 

不久前,江苏省连云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汉女尸,从旧址搬迁进了新展厅中。她是继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以来,第二具西汉女尸。尽管这具女尸从出土至今已有7年,但了解她的人并不多。在她身上的谜团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一化解,反而越积越多……

 

主持人:提起汉代古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太太辛追,几十年来古尸不腐之谜一直被全国大媒体所关注,但是始终没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定论,魅力科学记者为了能揭开这个谜,历时半年时间,走访了全国12省市、24位权威专家,从今天起将连续六天为您播出揭秘中国古代防腐术系列节目。

现在大屏幕上您看到的这具古尸并非辛追老太太,她2002年出土于江苏省连云港。自从发现至今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正式对外展出,甚至很多连云港当地人也仅仅是在报纸上看过照片,并没有亲眼见过她的真容。不仅如此,古尸出土时的离奇经过和笼罩在她身上的一个个谜团,至今令人匪夷所思。

002年7月7日骄阳似火的夏天,江苏省连云港市双龙村筑路工地的挖掘机,突然抓到了一具长方形的棺材。司机很快意识到,他打开了一座古代墓葬之门……随即连云港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火速赶到了现场……

连云港博物馆 程志娟 副馆长

墓葬上面的土已经全部清理了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挖掘机的民工把顶椁板掀开了

第一块顶椁板已经捞到岸上了

 

虽然现场古墓封土已经被挖掘机清除,但有着丰富考古经验的项剑云还是一眼就判断出了棺椁的下葬年代。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这个东西不用说,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汉墓

 

这是一座一椁三棺的合葬墓,巨大的椁板下并排放着三具棺材,这种墓葬形式是西汉独有的,现场挖掘机在掀开椁板后,尝试着将靠近坑边的3号木棺从坑底抓到地面上来……

然而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墓顶离封土有3米2

它抓上去以后

棺材咕噜咕噜滚下来了

连云港博物馆陈列部 高海燕 主任

我们当时心想

这里面的东西别抱希望了

感觉肯定烂了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挖掘机又抓了一次

它咕噜咕噜又滚下来了

第三次他不抓了

连云港博物馆 程志娟 副馆长

经过这么一折腾

里面就是有文物

它保存的状况也是不理想的

 

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挪动墓葬中的任何一件器物都要登记造册、格外小心,因为陪葬品的摆放位置、器物的完整性将直接关系到对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鉴定。施工现场的情况已经由不得他们有丝毫的犹豫。

而且,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围观群众越来越多,现场局面已经很难控制……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当时现场围了有上万人

而且他们很多已经冲到下面工地上来了

公安局阻挡也阻挡不了

 

项剑云主任当即决定对椁室中1号和2号棺材进行抢救性保护。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一号棺里剩了一个牙床

二号棺里有一把剑一把刀

铜钱 镜子

7月8日傍晚,初步判断这处古墓与以往的汉墓没有显著差别,项剑云决定将最先发现但还未打开的3号棺整体带回博物馆,不在露天开棺。

此时项剑云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千古之谜正等待着他亲手打开……

 

2009年7月9日一大早,打开3号棺的工作在博物馆内开始了。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棺材盖敲下来以后

一看棺材盖下面还有一层薄木板

就是我们讲密封板

密封板一般出现在女棺里面

由于前一天3号棺受到多次强烈撞击,考古人员对棺内文物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但棺盖打开后里面的密封隔层还是完好的,这给现场所有人又带来了一丝希望,难道会发生什么奇迹吗?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我知道棺材里面都是水

当时我就准备把水放掉

 

根据项剑云多年的考古经验分析,这个棺椁内应该充满了液体。按照惯例,他要在棺椁的角落打一个眼,把水放掉。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我们挖汉墓肯定是这一招

别的没招 里面的水排不出去

也奇怪了

用钢钎打

里面的木头的纤维

就把我打的洞糊死了

就是打不通

如果那天我把水放掉

我就是千古罪人了

项剑云冥冥中感觉到一种力量吸引着他迅速打开棺盖板。他当即决定,用撬杠直接撬开棺椁的最后一层保护——密封层……

就在密封层打开的一瞬间,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的是,一股令人窒息的臭气从密封板中喷了出来……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我一撬开第一道缝的时候

那个味道就扑鼻过来了

周围人都闻到了

连云港博物馆陈列部 高海燕 主任

一冲出来把人能熏晕过去

有时候 承受不了

能休克过去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现在你让我表达他是什么臭味

我都说不出来

反正就是臭

奇臭无比

直往脑袋里攻

大便臭

不往脑袋里攻

臭鸡蛋臭

它不往脑袋里攻

 

项剑云从事考古工作二十年来,打开的汉代棺椁有几十具,虽然很多棺内的气味也很难闻,但是3号棺内奇臭无比的味道他还是第一次闻……

 

连云港博物馆 程志娟 副馆长

老师也紧张

但是也兴奋

他当时就又开始撬

一撬 啪!

炸开了一条小裂缝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撬棍插进去 一下就別开一个缝

当时我隐隐约约看到两根东西

两个东西是什么呢

我举个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吧

好像两天没卖完的藕

有点发灰

不白了

有这么粗    

连云港博物馆 程志娟 副馆长

有一个女同志就说

好像能看到

是什么东西啊

好像是人腿      

连云港博物馆陈列部 高海燕 主任

我部门孟娟她当时就哇的一声

我的亲妈呀

说了一声掉头就跑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她说着话的时候

我一紧张一抖

手就碰到这个东西

是软的

被我一碰以后

位置就翻过来了

一翻出来

一只脚出来了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当时我也不怕你二位笑话

当时我是腿一软就坐在地上了

这干了一辈子20几年

也没干过没烂的东西

当时我是吓的瘫掉了

连云港博物馆陈列部 高海燕 主任

害怕 没见过

也确确实实没见过

 

3号棺的封闭隔层被完全打开后,一具沉睡了两千多年的西汉裸体女尸,漂浮在深褐色的棺液中,保存之完美令人惊叹……她的部分关节依然灵活,肌肉还有弹性。奇怪的是,当初开棺时的臭气现在已经荡然无存——现场情况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连云港博物馆 程志娟 副馆长

里面的文物都没抱多大希望

更不要说有这么一个千年的古尸

给我们这么大的惊喜了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两个眼珠子都有

但是她一个眼睛是半闭着

一个眼睛是瞪着的

她的眼睛从这边她瞪着你

从那边她也瞪着你

那个眼睛特奇怪  

连云港博物馆 程志娟 副馆长

她的嘴张着

舌头是半吐出来的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不敢多看

说实话

不敢多看 

 

就在大家观察女尸容貌的短短几分钟里,尸身颜色竟然已经比刚开棺时暗淡了许多。当天连云港气温高达39度,项剑云突然意识到,如此高的温度,肯定对尸体保存是极为不利的。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乖乖 这东西别坏掉

坏了以后 我们要负责任的

项剑云迅速调来冰块为棺椁降温,并以最快速度从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请来了医学专家,征求古尸出棺后的保存方法。然而医学专家来到现场后对此也是束手无策,甚至怀疑棺材里是一个现代人。

 

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白玲 主任医师

我不太相信

就从我医学来讲

我不太相信

当时我还想

会不会是盗墓的人困在里面了

 

医学界使用率最高的防腐液就是福尔马林,由于来不及制作玻璃棺椁,现场临时用盖房子的脚手架和塑料布制作了一个水槽,白大夫以最快的速度调配出了半池福尔马林溶液。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其他人离我有半米远

拖着她的臀部

我就拖着她的脑袋和后背

把她放到水里面了

 

主持人经过各方专家通力协作,连云港双龙汉墓女尸终于被请出了她沉睡了2000多年的棺椁,搬进了现代人为她搭建的新家。

发现汉代女尸的消息,轰动了整个连云港。人们都希望能早日一堵女尸芳容。但是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项剑云觉得,他撬开棺盖的同时,自己也进入了一个充满着谜题的无底洞。这个女尸姓名谁?为何她会历经2000年尸身不腐?又为何赤身裸体?和她同处一墓的另两个人是谁?更为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两具古尸只留下了几根骨头?

就在清理棺内物品时,项剑云有了重大发现:一枚刻有墓主人名讳的印章。

这是在清理棺液沉淀时发现的一枚龟钮铜印章,上面清晰地刻有“凌氏惠平”四个字,可以认定,凌惠平就是墓主人的名字。

 

连云港博物馆考古部 项剑云 主任

你不是个官

你怎么能用龟钮

它是官印

(是个级别的象征)

 

汉代等级分明,只有社会上层才能使用龟钮或者虎钮印章。项剑云推断,凌惠平生前很可能是位名望家族的贵夫人。因为,与她同在一个椁室内发现的另外两具尸骨,其中一位应该就是凌惠平的丈夫。他的棺中也出土了一枚龟钮铜印,印面比凌惠平的稍大,但表面字迹已模糊不清。后来人们在他棺盖内侧发现了“东公”二字。在辞海里,“东公”代表着有名望的人。同时,陪葬的竹简上也记载着,凌惠平的丈夫死后,东海太守、河南太守都派了官员来参加他的葬礼。

从这些支离破碎的线索可以看出,凌惠平出身高贵,并非普通百姓。

随后,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对凌惠平进行了相貌复原。一张美得令人窒息的面容出现在了世人眼前……这是凌惠平20岁时的相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词汇用在她身上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她的家人肯定没有想到,时隔2100年后,美若天仙的凌惠平会变成这般模样。

难道是因为她的美貌,古人才有意将她的尸身保存下来的吗?既然世出名门,又为何又落得个全身赤裸下葬呢?

经过1年的准备,2003年6月由国内最权威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对凌惠平进行了尸体解剖,当腹腔被打开的瞬间,在场专家都惊呆了……

 

2003年6月对连云港女尸的解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内最权威的相关专家在连云港集结,X光和CT扫描的结果让专家们很是振奋。凌惠平的外部特征被精密测量……身高1.58米,体重25.5公斤。头发发根依然清晰光亮。眼睛、耳朵、甚至包括鼻腔软骨依然保持弹性,牙齿28颗清晰可见,根据其牙齿磨损程度推断,凌惠平的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脊柱笔直,足底纹路清晰……

凌惠平死因是什么?她的内脏器官会保存完好吗?从她的身上,人们能找到揭开尸身不朽的谜底吗?

    主刀医师打开了腹腔,凌惠平在继续书写着奇迹,内脏器官保存完整,虽然已经连在一起,但心脏、肺叶、肝脏和肠都可以辨清。最让专家惊叹的是大脑,脑组织尽管已经微缩近二分之一,但仍保存完整。

 

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白玲 主任医师

看她的腐败程度

法医判断也就是相当于

死后一个月左右的腐败程度

 

专家得出的这个结论意味着,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发生了:2100年前,就在凌惠平死后1个月,尸体的腐败——停止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阻止了腐败呢?

有专家分析,凌惠平下葬后的2000多年来,在棺椁中只有一种东西一直陪伴着她,那就是满满一棺的液体。会不会是液体中的某种物质保存住了尸身?难道2100年前的西汉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配置防腐液的高超技能吗?

   

主持人:如果挖土机破坏了古棺的密封,如果考古人员在现场首先打开这口棺材,如果项剑云当时放空了一整棺的棺液……我们都将与这位睡美人擦肩而过,正是这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才让我们有幸目睹这一旷世奇观。看到这里,我们心中最大的疑问就是——古尸为何不腐?这扇关闭了2000多年的神秘大门最终能否打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