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拍案惊奇 |
《雪豹迷踪(下)》
前不久,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公开了一组用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野生雪豹照片。雪豹作为濒危保护动物,生活在雪山之巅,很少有人见到过野生雪豹的庐山真面目,而能拍到野生雪豹的照片就更为珍贵了~。那么这么罕见神秘的野生动物究竟长什么样呢? 今天,我们节目就请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时坤博士,带领我们到南疆,一起踏上追踪雪豹的神奇之旅。。。。。。
[上集回顾]
2009年的春天,一支神秘的科考队进入了新疆的塔什库尔干高原地带。这里气候恶劣,人烟罕至……然而,对于科考队的成员来说,这里可是最有魅力的地方!因为这里生活着一种神秘的雪山动物——雪豹。
为了探寻雪豹的踪影,科考队不惜翻山越岭,终于,在新疆叶城县的马扎一带,科考队首次发现了雪豹的足迹!并发现了一只刚刚被食肉动物咬死的岩羊……雪豹的身影似乎就在这支科考队的附近,然而这个机警的家伙,仿佛在和人们捉迷藏,让人难见它的庐山真面目!那么,为什么雪豹的身影那么难以寻觅呢?
野生雪豹在世界上现存数量不足七千只,分布在中国、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等中亚12个国家,据国际雪豹基金(ISLT)推算,我国约有2500只雪豹分布,占全世界总数的1/3以上。雪豹警惕性高,行动敏捷,又常年生活在人烟罕见的雪山之巅,因此,研究雪豹的专家却从来没有在野外见到过雪豹的踪影,是十分平常的事,拍到野生雪豹的照片,那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天气原因,当我们的科考队从马扎转移到马尔洋,再次踏上了寻找雪豹的旅途……那么,这次我们能否有缘和雪豹——这种难以现身的珍惜野生动物相遇呢?今年2月底,我们继续在人迹罕至的马尔洋的山谷里探寻……
马尔洋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境内,地处帕米尔高原、天山、昆仑山、喀刺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多条山脉的交汇处,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国雪豹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里的人们生活过得非常清苦。但是村民们的脸上总是挂着最淳朴的笑容,从他们的眼神里,你能体会到那种“不必为今天愁,也不必为明天忧”的安逸……人们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繁衍生息,自己已经俨然成为了雪山的一部分。
就在科考队到达马尔洋大本营的第一天,就听说了一个让所有科考队员都振奋无比的好消息……
当时,科考队刚刚到达马尔洋的大本营,就有村民跑来说,他家的羊夜里在羊圈被雪豹袭击了。素有“雪山隐士”美誉的雪豹,通常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之巅,怎们会跑到山下的村民家里偷袭家畜呢?科考队推测:一方面可能是初春季节,食物相对短缺;另一方面,很可能是老弱的雪豹,逐渐丧失了野外的捕食能力,才铤而走险地来到村民家里偷家畜。但不管怎么说,这是这次野外考察以来,听到的最新的雪豹动态,这头雪豹也许就在村子的附近……队员们都非常兴奋,打算第二天就向山谷进发,寻找雪豹的踪影。那么,在第二天的考察中,队员们又发现了什么呢?
第二天,在时坤老师的带领下,科考队向山谷进发了!去年夏天,时老师在考察这条山谷的时候曾发现过雪豹活动的痕迹。据说,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25年前也曾来过这里,却没有获得雪豹在这里分布的确凿证据。这次,科考队再次进入这里,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架设的红外相机拍到野生雪豹。那么,在哪里架相机拍到雪豹的机率会更大呢?
没想到,在专业的科考队员眼中,雪豹早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线索。在沙地上,队员们发现了一些疑似雪豹留下的梅花型脚印!通常情况下,猫科动物只有在攻击的时候,才会伸出尖爪,而平时只用脚掌走路,因此会在路上留下梅花型的掌印。而雪豹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所以科考队员们初步判断这些沙地上的梅花型脚印就是雪豹的!那么,循着这些脚印,能否找到雪豹的踪迹呢?
科考队能看到的脚印,主要出现在雪地或者沙地上。雪豹经过这些地方,脚印就会比较清晰,相反,雪豹走在冰面或者石头上,就很难看到脚印,也就很难继续追踪雪豹的踪影了。通过测量雪豹足迹链中同一只脚印间的距离,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这只雪豹的体长。由于王君是第一次参加野外的科考工作,于是,时坤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这个任务完成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对雪豹的……调查!那么,这将是什么任务呢?
时老师布置给学生王君的任务就是收集动物的粪便。这个工作对第一次参加野外科考的王君来说,可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每一天的考察,王君的口袋都被各种动物的粪便装得满满的:上衣兜里是狼粪,裤兜里是狐狸粪。雪豹的粪便相对较少,因此显得格外珍贵!起初,王君对老师分配的这份拾粪工作很不满,谁愿意整天和又臭又脏的动物粪便打交道啊?时老师看出了王君的心事,于是他告诉了王君,拾粪的真正用意,王君这才意识到他的捡粪工作对这次考察是多么的重要……
收集动物粪便需要很好的观察能力和耐心。这项工作虽然相对繁琐而枯燥,但对于雪豹和其它动物的研究却意义重大。收集动物粪便,其实是为了日后回到北京来进行雪豹等动物的食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对雪豹粪便成分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在保护区内,雪豹的食物结构、食物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食物竞争等。同时,从粪便中提取雪豹的DNA,对雪豹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收集了这么多雪豹的线索,队员们选取了足迹比较清晰,刨痕比较明显,尿迹和粪迹比较新鲜的几个地方,在那里布设了红外照相机……那么,雪豹会如设想的那样,乖乖地进入红外相机的感应区吗?猜测、焦急、期盼……在每一个科考队员的心中盘旋、蔓延……
当天,科考队发现了一处狭窄的山谷,这里雪豹的刨痕十分清晰。刨痕是雪豹这类猫科动物划定势力范围的标志。因此,科考队员推测,雪豹很有可能会再次光临它划过标记的地方。于是,当天科考队员就在这条山谷架设了红外相机!
严酷恶劣的雪山环境,让野生雪豹变得十分机警,从脚印上看,雪豹连行走都是贴着山壁潜行,行为十分隐蔽。为了不让红外相机引起雪豹的注意,科考队员用石头堆了一个小堡垒,将相机隐藏在石头堆中。
科考队在靠近山谷的拍摄地点,每次都会将两台红外相机相对地安放在山谷的两侧。只要雪豹进入了相机的红外线感应区域,就可以同时从正反两个角度捕捉到它的身影。架好相机,人们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夜幕的降临,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雪豹就在今晚出现!!
科考队在这条夏季曾经勘察过的山谷里架设了12台红外相机,随后,他们立即赶赴下一条沟,在这条沟里,他们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几天前被食肉动物袭击的羊。看到羊的尸体,时坤老师当时断定它肯定是雪豹的猎物!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不仅在尸体上留有雪豹清晰的抓痕,而且附近还有雪豹新鲜的粪便和足迹。
当时,发现了这只羊,队员们推断雪豹应该还在附近活动,它很可能会再次下山,继续享用这难得的美餐!于是,大家也暗中对它的美餐做起了手脚……
2009年3月7日
这只羊的发现让队员们十分兴奋。在羊的周围,不仅发现了雪豹刚刚脱落的毛,还有雪豹留下的新鲜的尿迹。队员们都开玩笑说:这雪豹的尿味真是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啊!种种迹象都提示人们雪豹刚刚来过。就在此时,王君出了个主意,他让大家用石头把羊的尸体压住。那么,王君这个奇怪的提议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队员们之所以要用石头压在羊,是为了保护雪豹的食物。相对于狼和狐狸而言,雪豹一般占据海拔更高的栖息地。但在马尔洋这个区域,春季食物资源相对匮乏,此时,处在食物链最顶级的雪豹,会到海拔较低的地区活动,这样会加剧它与狼、狐狸之间的食物竞争。那天,队员们跟着村民去看羊的尸体的时候,并没有带红外相机。学生们想第二天,再来这个地方架设相机,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拍到雪豹进食的照片。于是,学生中有些人就想到用石头把羊的尸体围起来,为的是防止雪豹当夜回来进食,也为了防止狼和狐狸夜里来偷食。那么,大家这么煞费苦心地精心布置拍摄现场,雪豹会不会如期而至呢?
2009年3月12日 。
队员们一早就出发向山谷迈进。今天对大家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他们要收回之前在山谷中布设的22架自动红外相机。能否捕捉到雪豹的踪影,可以说是胜败在此一举!
笔记本电脑打开了,红外相机中的存储卡插入笔记本,大家紧张地期待着……
照片被一张一张地打开,所有的队员都摒住呼吸,眼睛紧紧盯在小小的笔记本屏幕上。突然,队员们在一张相片中,发现了一团模糊的物体。夜里的山谷中,零下十几度,红外相机拍到的究竟是什么?这会不会就是雪豹的身影呢?
红外相机的感度很高,稍有风吹草动,就能触动快门。考察队员,来自牛津大学的飞利浦博士,在测试红外线相机时,在自家花园拍摄过照片。当时,他家的猫走进花园,触发了红外相机,于是拍下了那只猫的图片。那么,在野外拍摄的那张照片中的不明物体究竟是什么呢?从照片上分析,它体型较小,运动速度却非常快,以至比相机的快门速度还要快,所以才会模糊一团。因此,时坤推断,这不是雪豹,而是赤狐!随后,接连的几张照片,也印证了这种推测。随后,在相机中还陆续地发现了狼、北山羊等其它动物,但是此行的最终目标——雪豹仍然没有出现……然而转机,就在瞬间发生了……
历时34天的寻找雪豹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能否拍到雪豹的身影,成为了人们心中最大的悬念。搜寻雪豹照片的工作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小时,科考队员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是一次次的希望,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这个时候,10号相机的储蓄卡被插入了电脑……
一系列清晰的雪豹照片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现场一下子沸腾了,第一次参加野外科考的王君此时死死盯住电脑的屏幕,他想再看清楚那雪豹的身影,而眼泪却早已模糊了双眼。一个月来的考察,等待的就是这一天啊!
从调查开始,考察队就坚信一定能够拍摄到雪豹照片,这一点从来没有怀疑过,但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从内心喷涌而出的喜悦和激动,还是让大家热泪盈眶。这次一共拍到了12张雪豹的照片,这是在塔什库尔干首次拍摄到野生雪豹的照片!这组照片拍到的是同一只雪豹,相机架设的位置是之前夏天考察并记录过雪豹刨痕和足迹的那条沟。根据这组照片,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只野生雪豹首次被拍照时的心情。真的非常有趣!你看,当它走过时首先触动了红外传感器,随即照相机启动快门,拍下了第一张照片。因为照相机按下快门时会发出微弱的声音,于是机警的雪豹马上察觉到了,向发出声音的相机看过去。于是,几张雪豹的正面标准照又被我们捕捉到了。一系列快门的声音,让雪豹感到了危险,于是雪豹转头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时坤老师和他的野外考察队拍摄到的这组照片,向世界证实了雪豹在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确实存在,这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开展野生雪豹的研究科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链接:http://www.btv.com.cn/2009/kj-mlkx/content/2009-06/18/content_471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