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中国天价茶王(下)

(2009-06-16 15:43:47)
标签:

大红袍

茶王

文化

分类: 奇闻天下

寻找茶王(下)

 

号称国茶的大红袍,价格堪比黄金,成交价曾经达到过每克9000块钱!那么这大红袍到底贵在哪里了?它又是什么味?现在正值武夷岩茶上市之际,本期节目我们就来品品这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独特韵味,为您揭秘大红袍的神秘配方。

 

大红袍在普通人心中,总是显得很神秘,很昂贵,因此,大多数人对于这种茶都敬而远之。那么大红袍到底是如何得来的?为什么那么贵?它在人们心中那种神秘的色彩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记者与生态专家王方辰共同来到了大红袍的产地——武夷山。在这里,找到了去年的茶王——刘建荣,他曾是07年和08年两届茶博会的金奖得主,由于武夷山地区的岩茶采摘时间短,因此,茶农们通常是白天采摘,晚上连夜做茶,《魅力科学》记者就正好赶上刘建荣深夜做茶。

 

茶师通常是把茶做好,然后在按照茶叶品相,香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等级,茶叶条形好,粗壮匀整有力度,有浓重的干香气味,而且茶叶叶面三成为红色,七成为绿色,这就是行内常说的“三红七绿”能够达到这些要求的,通常都是上品茶了,级别越高,数量就越少,价格自然也就越贵。刘建荣为我们冲了一杯他认为很好的岩茶,想让王方辰做一下评判。

 

记者和王方辰对话:

奶油味

奶油香味吧

奶油奶油

对追求的就是这种花香

这个是奶油

这是什么花香

兰花香

兰花香就是奶油

这个茶您觉得怎么样

哎呀  这杯底

你闻闻你闻闻这杯底的香

这个茶怎麽样

我觉得可能比去年(获奖)那泡还好

 

如果,真如王方辰所说,那么今年的茶王很可能还会是刘建荣,王方辰兴奋之余,突然要求再请个人前来品尝,可现在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这么晚了,就为喝口茶,谁能来呢?

 

就算这茶再好也不能不睡觉呀。可让记者没想到的是,电话那头那位似乎比王方辰还兴奋,一听说让他来,一口就答应了。撂下电话,王方辰才对记者说,下面要来这位才是最关键的人物,他才是这茶王的真正缔造者。

 

十几分钟后,这位神秘的人物终于露面了,他就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 刘宗超博士。往年刘建荣种的茶之所以能够获得金奖,关键就是因为他背后的刘宗超博士。

 

刘宗超:“这个茶好啊,你看还是毛茶的时候,就入口回甘了。”

 

刘宗超所说的毛茶就是还没有经过焙火的粗茶,通常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判断出茶品质的好坏了,经过一番细细品尝,在场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刘建荣今年种的茶很可能再次问鼎茶王。可刘建荣的茶为什么就比别人家的好呢?

记者了解到,刚刚喝的是并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而是武夷岩茶系列中名为北斗的茶叶,隶属于乌龙茶的武夷岩茶又分为近百种小的品种茶,常见的有北斗、肉桂、水仙等等。而北斗茶应该算是武夷岩茶中的极品了。

能够成为茶王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制茶的工艺以外,还有什么我们还不知道的因素吗?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刘建荣的茶园,那么这种极品茶叶的茶园会是什么样?它与普通的茶园会有什么不同呢?这些动辄上万元一斤的茶叶,在种植上与其它茶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为了一探究竟,第二天下午记者与刘宗超、王方辰一起来到了刘建荣的茶园,远远的记者就发现,刘建荣的茶园两侧有两个高高的石山,就像了两个通天的神柱,撑起了刘建荣茶园头顶上的这片蓝天,从而形成了两山加一谷的地形,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孕育茶王的关键因素,因为武夷岩茶的由来就是源于它们生长的地形。真正的武夷岩茶茶园,不仅对天气、温度、湿度、土壤等有严格要求,在种植的地形上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要求。正宗的武夷岩茶都是在丹霞地貌上生长,所谓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而大红袍就在这些巨大岩石形成的山谷中生长,这些红色的砂岩会不断的给下面的茶园补充各种微量元素,这是岩茶芳香四溢的关键因素之一。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博士:

“一般情况下,一个茶园的养分很快就会用完的,但是这样的地形地貌,下了雨以后会持续补充到山里面,所以茶园有了这些养分,它才能长的比较好。比如茶多酚、可溶性糖、或者固体可溶物,都是比较高的,像这样的茶园和一般的茶园相比,它的可溶性糖可以到达百分之六这个水平,而一般的茶叶在一点九到二这已经很高了。”

 

那刘宗超博士又做了什么,让刘建荣的茶年年获奖呢?其实,刘宗超博士只是解决了茶农们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土壤退化。原来当种植茶叶的土壤养分不足的时候,茶农们就要从山上的其它地方取来新土填入茶园,这样来保持茶园土壤养分的充足,但是国家为了保护生态资源,禁止人们随便破坏山体和植被,这样一来,当年满山挖土的法子肯定是不行了,而如果不换土,茶叶就肯定种不好,简单的施化肥那更是解决不了问题,就这样刘宗超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博士:

“我们用了特殊的生态还原技术来种植这个茶。

要使武夷山的正岩茶提高耐泡程度,就要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种有机肥像锯末一样,有菌丝,微生物,是有机质。这个施过以后,本来板结的土壤就非常松了。”

 

简单来说丹霞地貌上的这些砂岩,可以使茶叶的味道更加芳香醇厚,而茶园中的优质土壤可是增加茶叶的耐泡程度,使得茶叶可以多次冲泡。因此,只有在丹霞地貌上生长,而且茶园土质又非常优良的茶园,才会产出绝顶的岩茶——芳香四溢,持久耐泡。为了验证好岩茶与一般岩茶耐泡度的区别,记者特地做了一个实验,看看这两种茶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记者先请茶艺师选取很一般的武夷岩茶,而后,又提取了数量相等的上品武夷岩茶进行冲泡。从外表上,一般人很难分辨哪一个更好,画面左侧的是上品的武夷岩茶,而右侧则是很一般的武夷岩茶。茶艺师用同样大小的茶杯进行冲泡,看看经过多次冲泡后,这两种茶会有怎样的表现。

 

十次冲泡之后,结果已经非常明显,品质一般的茶色已经近乎没有了,而上品武夷岩茶则依然是色彩浓郁,这个试验可以充分证明,上品岩茶种植的土壤环境好坏,将决定它的耐泡度。上品的好茶一般可以冲泡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而不好的岩茶,一般经过六到八次冲泡后茶色就已经很淡了。

 

刚才说的一直都是武夷岩茶,那么这岩茶和大红袍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直接就叫大红袍呢?这里我得给您做个解释,与其它茶叶不同的是,大红袍是人为调配出来的茶,它是由多种武夷岩茶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的,既要有持久的香,香味又要有多种变化,还要口感醇厚。

那么极品大红袍应该是个什么味呢?我简单的给大家概括一下,首先闻起来花香怡人,入口芬芳、韵味悠长、滑顺甘喉,饮后吸呼,口鼻之中可留百种芳香。这可不是瞎吹啊,根据科学检测,大红袍茶中有上百种香型的微量元素,当然,这些香味不可能全部都体现出来,不过,经过制茶师的精心制作,极品大红袍可以留下十余种香型。那么大红袍到底是怎么配置的呢?

 

多年来,只有母株大红袍的配方是公开的,记者,也专门到母株大红袍的所在地进行了走访。只见在距地面七八米高的悬崖上,长着几株杂草一样的植物,这几株就是著名的母株大红袍,前几年拍卖的2018万的茶就产自这里,您别看就这么几个树,却是由几种不同的岩茶品种组成的,其中包括紫杆奇种、绿杆奇种、雀舌、奇丹,这些都隶属于武夷岩茶,把这几种配合起来,就是著名的母株大红袍茶叶,其中,紫杆奇种和绿杆奇种可以使茶口感醇厚,丹奇则可以让大红袍更加芳香。而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大红袍配方大都是商业秘密,而且各家的配方也有各有不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碰壁,茶商们谁也不肯说出自己家大红袍的配方。不过经过努力,记者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配方,国茶大红袍到底是如何调配的呢?

 

目前市面上的大红袍,是如何调配的呢?王方辰最终为记者提供了一个配方,大红袍那神秘的面纱,即将揭开。

水仙和矮脚乌龙是主体,它们可以让大红袍茶味香气优雅,醇厚,肉桂和北斗是属于香气浓重的岩茶,因此不能多放,只是借用他们的香气和宽泛的花香类普,达到多重变化的目的,而多年的陈茶则可以让大红袍香气显得非常浓厚。经过冲泡,大红袍的颜色基本是琥珀色,即便是经过多次冲泡后,也依然能保持金黄色,而香气更是变化多端,之前会有奶味,而后又会出果香,花香。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生态专家王方辰:

“应该使用清香甘活这四个字来概括它。闻起来香,喝起来醇厚、甜,看起来叶子又漂亮、又活,所以这就是清香甘活。”

 

面对动辄上万元的茶王,我们普通人肯定是消受不起的,那么又该如何选择物美价廉的大红袍呢?其实,只要会挑,我们自己也能调配出不错的大红袍来。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生态专家王方辰:

看(茶叶)条形的时候

首先要比较匀整

就是没冲泡的时候

很碎然后各式各样的颜色

有的稍微黑一点

有的绿一点

乱七八糟那就不是好茶

然后看茶比较瓷实

看起来这个比重比较大

要是非常轻的

非常泡的那样就不是好茶

泡完以后

那个叶子慢慢慢慢伸展开了

而且叶体非常鲜亮

没有破破烂烂的

而且这个红啊绿呀特别鲜明

特别鲜艳

这样的话从液体上也可以看

 

最后,王芳辰也给大家提了个建议,要是想买武夷岩茶最好选择那些大企业生产的,知名度比较高的茶商的茶,如果企业信誉好,通常在四五百元左右一斤,就可以买到不错的武夷岩茶了。

 

武夷岩茶由于它的成熟期比其它茶要晚,因此,今年的武夷岩茶五月底六月才刚刚上市,您不妨也可以品尝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买几种武夷岩茶,亲手调配出自己的大红袍,当然您调之前,还是要好好了解一下各种岩茶不同的特点。饮茶要静心,泡一杯好茶坐下来,细细品味,其实,真正的茶王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视频链接:

http://www.btv.com.cn/2009/kj-mlkx/content/2009-06/10/content_46845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