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董收藏骗术揭秘

(2009-04-24 18:14:07)
标签:

珂罗版

印章

真迹

字据

文化

分类: 拍案惊奇

《圈  套》

 

年过半百的杨先生近几年迷上了古董字画,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朋友,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正因为他对古董字画的这份痴迷,却让他误入了一个可怕的圈套。这究竟是什么圈套?今天,来自军事博物馆文物仓库修复室主任范天明将给我们讲述这个名画与圈套的故事……

 

第一部分

杨致力是个踏实肯干的人,最近几年挣了点钱,也学别人倒腾起字画收藏来了。这天是他的52岁生日,他特意邀请了许多收藏届的朋友来参加,当所有的朋友都已落座,宴会准备开始的时候,杨致力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做出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杨致力:今天是我杨某52岁的生日,本来是个让我高兴的日子,可是今天我请大家来,却是想告诉大家一件窝心事:一位我非常信赖的朋友,一位我当作是老师来敬重的朋友,用这幅画从我这里骗走了30万!大家看,就是这幅,唐伯虎的《王蜀宫妓图》,没想到鉴定后,这幅画是假的!我今天就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亲手把这幅画给毁了,以警世人!

杨致力说完,拿出打火机点燃了画,画立即燃烧起来,在场的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来的朋友都是收藏爱好者,杨致力的举动让大家惊呆了,眼看着这幅美轮美奂的唐伯虎名作被火焰吞灭,很多人都替他担心:万一鉴定结果是错误的,万一这幅画是真的,那损失就无法挽回了!

这时,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

许广新:你怎么把我的画烧了?那可是幅货真价实的唐伯虎名画啊!咱可是说好了,这画只是暂时抵押在你那儿的!今儿,我呢本意是想来给你祝寿,顺便赎画的——我们当初可是立了字据的,这只是抵押,如有损坏,照价赔偿!今儿你必须得给我一个答复。否则别说咱们之间的情分没了,这官司你也免不了!

 

那么,这个突然闯进来的人究竟是谁?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杨致力本来对字画没什么研究,这些年因为手里有了点钱就喜欢上了收藏,经常去古玩市场转悠,杨致力这人心眼特别实在,总是好学地向周围朋友请教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日子长了,也结交了很多和他一样的发烧友,许广新就是他在三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认识的……

 

三个月前的一天,杨致力又跑到古玩市场上闲逛。没想到,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

小贩:大哥,您要这个吗?

杨:这玩意显着新啊?

小贩从怀里掏出来一个貌似古董的物件:大哥,看您是个实在人,我不蒙您,这可是好东西,是我从河南开封附近乡下骗回来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我这是等钱吃饭,就便宜卖给您得了。

杨拿过来仔细看,将信将疑:你开个价吧

小贩:这个数!三千!

杨刚想要付钱,一个陌生人突然上前阻止了他。

陌生人对小贩:你小子天天在这儿蒙人,就这破玩意儿还想蒙事?是不是想找警察来给你鉴定鉴定?

小贩:“又是你!你管什么闲事?”小贩说完,夺回东西,转身就跑。

陌生人转过来对杨说:朋友,现在骗子太多了,尤其这古玩市场里,你也得当心啊。

看着这个素不相识、好心帮助自己的人,杨致力心里对他充满了感激。可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自称许广新的人,竟成了日后困扰他的大麻烦。

 

因为这件事,两个人结下了缘。这个许广新和杨致力不同,他收藏字画已经几十年了,所以说经验颇多。因为这次差点被骗,杨致力下决心要好好钻研一下这里面的学问,因此他经常去向许广新请教。这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杨致力更是把许广新当成恩人和老师看待,对他是尊敬有加。可是有一天,麻烦却找上门了……

杨致力:“谁啊,来了来了,啊,是许老师啊,快请进!”

许广新拿着一幅画进来:“老杨啊,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唉!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我要不是没招儿了,我也不会撕破了我这张老脸来求人啊。”

许广新告诉老杨,他老母亲得了癌症住院,急需一笔钱,没办法,他只好拿来自己珍藏多年的唐寅名画,打算忍痛卖给老杨。

杨致力:“许老师,您缺钱就吱声,干吗要卖画啊。这幅画可是您的心头肉,我可不能夺人所爱。”

许广新:“这可不行,我这个人不想欠别人的情。再说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样吧,我就先把这幅画抵押到你这儿,等我有了钱一定会尽早赎回这幅画。你看行吗?”

出于对朋友的帮助和自己对古玩收藏的喜爱,杨致力就以三十万元的价格收下了这幅唐伯虎的《王蜀宫妓图》,并立下了字据。杨致力没想到,这幅画和那张字据,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第二部分

当日,好心的杨致力就立即从银行汇了款给了许广新,并催他赶紧拿回去给母亲治病。老实善良的杨致力拿到这幅画,并没有想到去鉴定这幅画的真假,他以为等许广新有了钱,很快就会来赎回画。可是事情却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

 

一天,一位搞古玩收藏的朋友到杨致力家做客,他一高兴便拿出这幅画让朋友欣赏,可是没想到的是,朋友说出的一句话,就如晴空里的一道霹雳,顿时让他坐立不安了:“不对啊,怎么会呢?老杨,你被人骗了吧,这幅画我听说过,但是它一直存放在故宫博物院,怎么跑到你手上了?你这幅是真的假的啊?”

“啊?不可能!”杨致力说着,自己也傻了眼。

 

这幅画是什么画呢?我们来说说它的来历。这幅画是的名字叫《王蜀宫妓图》,是明代著名画家——人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所画。唐寅字伯虎,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这幅画所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唐伯虎的画在书画界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文物价值,现今很多真迹保存于故宫博物院。一般情况下,一个画家是不会重复画两张或多张一样的画,但是唐伯虎的画有不少复本画,即用同一稿本重复画两次甚至三次,稍微有差异,却都是真迹,那么这幅画该不会也是一张复本画?这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听到朋友说这画有假,杨致力立即给许广新拨打电话。令他震惊的是,这个手机号码竟然是空号。杨致力立刻跑到许广新家,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开门,邻居告诉他,这家人两个星期前就搬走了。

许广新失踪了?他真的是个骗子吗?难道这一切都是个精心设计好的圈套吗?

这一切对于杨致力是个沉痛的打击,他还是不相信一直帮助自己的许广新就是个骗子。他决定找朋友来帮助自己鉴定这幅画的真假。一幅好的画,从艺术上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画的本身,如风格、构图、笔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字体、大小,与画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书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风格、大小、流派、阴阳文印章的搭配、盖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确与书画的统一。可是这幅画看起来并没有过于明显的造假痕迹。很多人看了这幅画以后,都不敢对其下最后的定论。为了将这幅画的真假弄个水落石出,杨致力尝试了很多办法。。。

 

杨致力发现,这幅画上留有很多印章,凭着他对字画的一点了解,这画上的章,有的是作者本人的印章,有的是题跋人的印章,还有的是曾收藏过、鉴赏过这幅画的人的印章。杨致力觉得从这些印章中,没准可以找到辨别画作真假的线索。他听说,用纸巾擦拭书画上印章,如果能擦下印泥来,就说明印章是新盖的,画就是伪作,心急如焚的杨致力一回到家就立即操作了起来。那么这种验证方法究竟能不能鉴定出这幅画的真假呢?

 

把杨致力放在一边暂且不提,先说说如何鉴别印章的真伪。首先,纸巾擦拭印章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书画印泥的主要原料有朱砂,植物油、蓖麻油,麝香和植物纤维。因此印油中含有水的成分,当在画上盖上印章,印油还没有干透的情况下,拿纸巾擦是会擦掉的,也就说明是这是在造假印章,画也固然是假的。但是同样地,如果新盖上去的印章放置了一段时间,印油干了,或者造假者在新盖的

印章表面洒上一些色粉,做旧后,也是用纸巾擦不下来的。还有,现在普遍的还有一种印章的造假方法,就是采用现代的铅锌版印刷技术,刚印出来的章外行人也很难看出来,但是这种章和真正的章比起来,比较刻板,根据书画家的作画习惯就能鉴别出来。另外,朱砂遇到铅锌,时间长了就会变色,所以这种章也能因为颜色的改变而辨出真伪。

杨致力用纸巾在印章上并没有验证出真伪,万般无奈之下,他辗转找到了军事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著名书画家范天明,请求他解开心中的谜团。

 

专家对整幅画的风格、纸张、装裱风格以及印章几个方面进行了认真仔细地鉴别。最终,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这幅画的确是幅赝品!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幅赝品却又区别于一般的仿制品,同样具有收藏价值。那么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以假乱真的本事呢?这假画为什么也具有收藏价值呢?

 

一般来讲鉴赏书画,主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方面来观察,其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的本身及书法、印章。印章作为鉴别书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重视的。印章不对则作品一定不对,但有时印章对了作品却不一定对。这是因为有个别的书画家会请人代笔后再盖上本人印章或者发生印章遗失、流传后人等情况,就有可能出现印章属真品而作品属伪造的情况。唐寅作品的真伪判定一般较容易,但鉴定中也存在复杂情况,一是唐寅有不少复本画,即用同一稿本重复画两次甚至三次,稍微有差异,却都是真迹,因此不能断定除一幅属真外其余俱假,二是代笔问题,比较有争议的是,有记载唐寅出名后,其师曾为之代笔,因此有人认为传世作品中也有被鉴定为是周臣所代笔的。虽然有争议,但是这样的画还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那么杨致力买到的这幅画会不会是复本画或者代笔画呢?

 

专家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这幅画并不是复本画或代笔画,而是来自于一种罕见的技术:利用传统的珂罗版工艺印制的画。

珂罗版极高的工艺要求和慢工细活使珂罗版艺术品在视觉效果上可以达到以假乱真,并对手稿和书画一类文物的复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深藏皇宫的传世精品也因此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那么,专家从哪些蛛丝马迹里,认定这幅画是珂罗版印刷的呢?这印刷品又有什么收藏价值呢?

 

珂罗版是19世纪德国人发明的,在清光绪初年传入我国的一项印刷技术,现今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掌握。珂罗版印刷属于平版印刷范畴,是最早的照像平版印刷之一,因多用厚磨沙玻璃作为版基,涂布明胶和重铬酸盐溶液,制成感光膜,用底片敷在胶膜上曝光后,即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引起胶层硬化构成图像。珂罗版画虽然能够以假乱真,但是它与真迹相比,在墨色,遮光度,润度等方面与真迹还是有差别的,真迹的笔墨会渗透画纸,而珂罗版则不会。

杨致力收到的的这幅珂罗版高仿品虽说同样具有收藏价值,但它的确不是原作,因此,身价绝不会有三十万那么高。但是,杨致力为什么非要把它烧掉呢?让我们再回到杨致力的生日宴会上,看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当杨致力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把画烧掉后,许广新突然出现在宴会上,他要向杨致力赎回那幅画,否则就打官司索赔。

许广新:“今儿你必须给我一个答复。否则别说咱们之间的情分没了,这官司你也免不了!”

杨致力:“呵呵,恩师啊,你害得我好苦,今儿我过这个生日,完全就是为了您啊。如果今天我不烧这画,您能来吗?我为了找您,真是煞费苦心啊。刚才您当着大家的面说今儿是来赎画的,您说话可算话?”

许广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杨致力:“我就等您这句话呢,您看,这是什么?”杨致力说着,突然从身后拿出一幅画,嗖地一下打开。

许广新仔细看画,惊呆了:“这是?”

杨致力:“这就是您的那幅画啊!您看看,毫发无伤,您今天可得说话算话把这画赎回去了。”

许广新:“你。。。!刚才你烧的是?”

杨致力:“刚才我烧的画的确是《王蜀宫妓图》,但是那是赝品的赝品。您不愧是我的老师,我这都是从您那里学来的。这招叫做狸猫换太子!”

原来,杨致力和许广新二人的相识根本就是一场许广新精心设计的圈套。杨致力被骗后,无奈之下,就想出了这个引蛇出洞的妙计。由于二人曾立下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的字据,杨致力相信贪婪狡诈的许广新一定会借机上门索要赔偿,所以他就借自己过生日为由,在圈中好友中放出当日要烧画的消息,引许广新上了勾,上演了刚才那精彩的一幕!

 

 视频链接:

http://www.btv.com.cn/2009/kj-mlkx/content/2009-04/23/content_45426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