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检女法医王雪梅探案系列
(2009-02-24 12:16:26)
标签:
情感 |
分类: 拍案惊奇 |
《冲动的爱》
常关注我们节目的朋友一定对今天这位主讲人非常熟悉了,她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王雪梅。她今天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她亲手经办的案件,这个案件发生在北方的一座城市里。
亚琳和向东是一对刚结婚不久的夫妻,婚后的日子本该是幸福甜蜜的;然而,这天早上,原本温馨的小家庭里却突然没有了女主人的声息……
北方的春天,来得总是比较晚的。特别是清晨,小区里清冷、肃穆得让人仿佛快要窒息。。。就在这样的一个早上,家住三单元的刘大妈刚刚从早市买菜回来。当她推开房门的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
刘大妈推开房门,看见女婿向东坐在床边,抱着自己的女儿亚琳正在哭喊:“亚琳,你醒醒啊!”。看到岳母进屋,向东呼喊着:“妈,亚琳她……她不行了……”。”“孩子!孩子!”刘大妈扑向床边大哭“怎么会这样啊?……你怎么撇下妈就走了啊……”
死者叫王亚琳,27岁。她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和丈夫向东结婚后,也带着母亲一同住到了丈夫向东的家中。没想到,这原本幸福温暖的小家庭,却突然遭遇了不幸……当警方对亚琳的丈夫和母亲进行了一番询问之后,才发现这个貌似“幸福”家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丈夫:我很爱我老婆,婚后我俩感情一直很好……
母亲:我女儿命苦,找了这么一个丈夫,简直是上辈子的冤家。自打在一块儿,就没少吵架,拌嘴……
丈夫:夫妻俩一块儿生活,哪有马勺不碰锅沿的……可我这儿[指心],一直都有她……
母亲:有时候俩人急红了眼还动手,我闺女跟了他没少遭罪啊……
丈夫:那她急了也打我啊,您瞧我这脸被她抓的……[指脸,上有抓痕]
母亲:我住在女婿家里,俩口子吵架,我这老太婆也管不了啊……
丈夫:要是没老太太一旁扇风儿,我们俩口子也没那么多误会……
母亲:就是他把我姑娘害死的……
丈夫:她刚出门买菜,亚琳就不行了,我还要管她要老婆呢!……
母亲:我女儿死的好冤啊……
丈夫:说实话,亚琳不在了,我也不想活了……
经过询问,警方发现:亚林的丈夫和亚林的母亲对小两口的日常生活和两人的关系,叙述得有些出入。在丈夫口里,小夫妻两人挺恩爱的;而在母亲眼中,两人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了解到:原来亚琳和向东都是火爆脾气,小俩口经常为一些小事儿,拌嘴吵架,有时还互相大打出手,可是,每次吵架之后,两人却比之前更加亲密、恩爱,这让亚琳的母亲看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可是,为什么这次亚琳死在了丈夫的身边?案发的前后,亚琳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根据亚琳母亲的回忆,案发的头一天晚上,刚刚睡下的母亲,隐约地听见亚林和向东的房间传来吵架的声音,而且,吵架声音越来越大,她觉得事情严重了,赶紧起床,敲了几下门,开门劝架。
刘大妈进到亚琳的房间,看见亚琳正在擦眼泪,身上有不少伤痕。“他怎么把你打成这样”“妈,我跟他闹着玩呢,您回去睡吧”。刘大妈冲向东喊“有你这么闹着玩的吗?”向东带着酒劲不耐烦地说“妈,我们俩口子的事,您别管……”“我不管,你把我女儿打成这样,还不让我管?!赶明儿,你把她打死了,看谁来管你!”亚琳在一边劝解“妈~~~他喝多了,您别理他了……”“瞧你那点儿出息,喝两口酒,不知道你是谁了!去去去,你给我出去。今天我陪着我闺女……”
刘大妈说完,不由向东分辨,把向东推出了卧室。这一晚,母亲陪着亚琳一直睡到天亮。
早上,刘大妈问亚琳“孩子,还疼吗?”“我没事了,妈您别担心……”“那我去早市给你买菜去啦?”“嗯!……”。
刘大妈出门买菜去了,这时,一个人轻轻地进了亚琳的卧室……
刘大妈没想到,自己刚离开40分钟,女儿就没了。她认定自己的闺女肯定是让向东给活活打死的。
法医在死者亚琳的身上,发现了多达40余处深达肌肉层的损伤。也就是说死者生前遭遇的损伤已经导致局部皮下脂肪和肌肉的出血,这意味着伤人者出手较狠。但是,由于这些损伤没有导致身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出现形态学可见的损害,因此,法医认为,虽然死者死前遭遇多达40余处的损伤,但是,这些损伤并不是导致亚琳死亡的直接原因。通俗说:法医排除了亚琳是被她的丈夫打死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警方对亚琳的家也进行了勘查。这一勘查不要紧,警方发现了破解王亚琳暴毙家中的重要线索!
为了尽快查出女主人亚琳的死亡真相,调查人员对亚琳的卧室进行了仔细勘查。在亚琳卧室的柜子上,调查人员发现了一个药瓶,桌子上还遗落着两颗药片!
这究竟是什么药?调查人员不禁猜测会不会是亚琳不堪被丈夫毒打,对婚姻生活彻底地绝望,于是在母亲离开卧室,出去买菜的时候,背着母亲,服药自杀了呢?
警方在亚琳家发现的药是什么呢?从发现的药瓶上,不难看出现场遗留的药是一种用来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氨基比林咖啡因片。法医知道,氨基比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这个毒副作用是慢性的,短期内不至于导致死亡,而咖啡因对体内的毒副作用却是影响心血管功能,造成心动过速、严重时因为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死亡的发生。因此服用氨基比林咖啡因片导致死亡的药物成分不是氨基比林而是咖啡因。
那么,究竟王亚琳生前,有没有服用这种药?她会不会是咖啡因中毒而死的呢?这一切,还要从尸体检验中找答案!
随后,法医对亚琳的尸体进行了毒物检验,证实死者生前口服了大约40片氨基比林咖啡因片,由于除了药物外,法医始终没有在尸体上找到导致死亡的致死性病变也没有找到导致死亡的致命性损伤!因此,法医认定死者系咖啡因中毒而死!并将案情性质初步断定为服毒自杀。当亚琳的母亲,拿到法医出具的尸检报告,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失控了:“这不可能……你们一定搞错了……我女儿死的冤啊!……瓶子里还剩那么多药,要真有心寻死,谁还会数着粒儿吃啊?!……我就不信,感冒药也能毒死人……我吃给您们看……”刘大妈拿抓起一把药就往嘴里放,向东和调查人员赶紧阻拦。
刘大妈的过激行为很快被制止住了,但是,老人心里的疑惑却一直没有解开。她怎么也想不通,女儿以前感冒常吃这种药啊,之前为什么从没有中毒的迹象,怎么偏偏这一次会要了女儿的命呢?
亚琳的母亲之前曾在电视上,看到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王雪梅普及法医学知识的节目,于是,亚琳的母亲抱着尝试的心理,给王学梅写了一封信。当王学梅打开这封母亲的来信,一个年轻生命陨落的过程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专家打开亚琳母亲寄来的尸检报告复印件。仔细阅读之后,专家发现,法医在亚琳血液内发现的咖啡因远远低于一般成年人咖啡因过量导致中毒死亡的平均剂量。因此仅凭血液内发现咖啡因成分,就判断死者是“咖啡因中毒”——这样的推论是否严谨呢??如果死者生前确实服用过40片氨基比林咖啡因片,那么,她同丈夫吵架动手后,到第二天早上,母亲一直陪伴在亚林身边,,她有时间服用那么多的药物吗?正在专家进行缜密思考的时刻,尸检报告上的又一个细节引起了专家的高度注意……
王学梅认为,发现血液中含有氨基比邻和咖啡因的成分,就认定咖啡因中毒死亡,这种推断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我们知道,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是遵从一定规律的,服药后,先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率远远地大于代谢速率,而使得血药浓度呈现上升曲线,当血药浓度达到高峰之后,由于药物的代谢速率大于吸收速率,而使得血药浓度呈现下降曲线。例如,经常犯头疼的人,会服用一些缓解头痛的药。需要一段时间,头痛才缓解,这是因为药物进入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血药浓度才能达到高峰。
此案,按照治疗感冒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规律进行分析,假如药物是在头一天晚上服用的,也就是死者的母亲没有陪伴她的时候进入体内的,那么,死亡的时候,体内的血药浓度早就已经过了高峰值。一个在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时,并没有出现中毒的临床表现,却在代谢速率远远大于吸收速率的血药浓度低谷期时突发中毒死亡,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中毒死亡,所以,没有道理认为死者是在7点家人离开之前服用了40片氨基比林咖啡因片。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死者是在家人离开后不到40分钟的时间里,萌发强烈的自杀愿望,口服了大量氨基比邻咖啡因片后,立刻发生了的死亡。这种假设会成立吗?
如果法医真的用自己的眼睛看了尸体解剖记录,用自己的头脑分析了那个毒化检验结果,就会发现一个用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如果是由于死者对咖啡因刺激极度敏感,服用远未达到中毒致死量的咖啡因后突发心动过速和致死性心动紊乱,那么,死者的胃内就必然残留药物残渣。然而如果法医没有记录也没有出示胃内留有药物颗粒的证据,就说明死者的胃里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证据,就说明死者生前服用40片药物的推测完全是子虚乌有,就说明第一次的检验结果有问题。
专家在分析这个案件时,考虑到死亡至解剖的中间,间隔了7个小时。那么,在这7小时内,药片会不会在没有胃肠蠕动的胃液中被溶解掉呢?……为此,专家特意做了一个动物试验,将药片放入兔子的胃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20个小时后,依然能从图片上看到未被溶解的药片。
通过这个试验,我们看到,20小时后,药片被胃液分解,肉眼依然看得到药片的残留!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药片决不会在死者,死后到解剖这7个小时之间,被胃液溶解掉。40分钟内,吃了40片药中度死亡,7个小时后,胃内一片药物残留都没有。这种假设显然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那么,亚琳的死,不是发生在血药高峰期内,她也不是咖啡因敏感体质,那亚琳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就在这时,王学梅发现了一个细节,而且这个细节就白纸黑字地写在了尸检报告中,却被初检法医给忽略了,这个细节又是什么呢?
王学梅注意到,尸检报告中提到:心脏留有30毫升血,颈部有受压迫痕迹。无窒息现象,脑部无损伤……这一系列零散的线索,在专家脑中不间断地进行着飞速的排列重组。根据多年的法医学经验,凭借着敏感而缜密的思维,就在一刹那间,真相的答案在专家的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
心室留有30毫升血,这说明,心脏是在收缩的刹那间停止跳动的。同时,王学梅发现,在亚琳身上多达40余处暴力损伤中,颈部存在一个明显的深达皮下脂肪和颈部肌肉的扼痕,部位恰在颈动脉窦处。颈动脉窦分布着大量的迷走神经。而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刹车器。它会导致心脏的骤停,就像突然停电了。但是,由于刺激颈动脉窦或喉上神经引起心跳骤停的扼死,没有明显的窒息征象。所以往往会被忽略。
此案,原本应该是个非常清楚的扼死,第一:死者颈部有非常明确的扼伤,此扼伤深达颈部肌群,这个尸体证据足以证明死者生前颈动脉窦受到了强力的、足以导致死亡的挤压,而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意外挤压。第二:死者在亲人离开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死在了给她留下多达40余处损伤的丈夫身边。遗憾的是,由于此案先后三次的法医学鉴定,都因为没有发现窒息的尸体征象,而毫无道理地在既有经典理论的支持、又有尸体证据的支持下,断然否定了那么明确的死亡原因,最终漏洞百出地认定死者死于药物中毒。这样的错误,给后来的法医鉴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否定前面的错误鉴定,接下来的重新鉴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先去否定所谓的药物中毒。那么,案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凶手又是谁呢?
在铁的事实面前,丈夫向东说出了事实的真相……
原来,亚琳走的前一天晚上,向东喝了点酒,晚上10点才回家。看到丈夫这么晚才回家,还喝得醉醺醺的,亚琳很不高兴“怎么这么晚回来?……又喝酒了?”“我没事儿,我还能喝!你给我拿酒去!”亚琳给丈夫倒了杯水“大半夜的哪给你弄酒去!你肝不好,还成天就知道喝酒!我真是瞎了眼,找你这么个窝囊废!”“嫌我窝囊,你找别人去!”“王向东!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今天跟你拼了……”
亚琳被这句话刺激了,上前就给了老公一嘴巴!水杯掉落地上,接着,夫妻俩人扭打起来。
原来,亚琳担心丈夫的身体,一直反对他喝酒。这天却因为丈夫的一句醉话,终于把亚林激怒了。但是,母亲的劝解使这场家庭风波很快就平息了。安静的一夜之后,母亲见女儿情绪已经稳定,便一早出门,却没有料到后来发生的事……
早上,向东见母亲出门后,便推门进入妻子的房间,坐在床边。
向东:亚琳,我对不起你,昨晚上不该喝那么多酒,你原谅我吧!我知道你是真心为我好,我答应你,这次一定戒酒!……我一会就……
亚琳打断向东:你觉得咱么这么生活下去,还有意思吗?
向东脸色一沉: 你什么意思?
亚琳:我想了一晚上,这种日子我受够了,我想跟你离婚……
向东压着火,强笑着:亚琳,过去的事是我不好,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
亚琳:向东,我求你成熟一点!没有我,也没有人再管着你了,你也许会过得更好!
向东终于忍不住:你给我闭嘴!我告诉你,少拿离婚来吓唬我!
说着,向东卡住了亚琳的脖子,亚琳挣扎了几下,很快就不动了
就这样,向东失手杀害了自己心爱的妻子,等待他的不仅是法律的制裁,还有对妻子伴随一生的内疚与悔恨……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2月26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