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奥运场馆——网球中心像一朵石莲花

(2008-07-24 23:15:17)
标签:

奥运

场馆

网球中心

杂谈

分类: 拍案惊奇

《走进奥运场馆——华丽绽放石莲花》


奥林匹克公园深处
巨大“石莲”悄然绽放
盛夏时节 艳阳高照
为何阵阵凉风沁人心脾
“巨石”莲花 承担万吨重量
如何做到安全承重 万无一失?
《魅力科学》特别策划《筑造梦想——2008》之
《华丽绽放石莲花》
带您走进奥林匹克网球中心!

 

  目前,奥运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在期待着这一盛事的到来!从今天起,我们《魅力科学》将连续一周播出《筑造梦想2008》特别节目,分别向您介绍“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射击馆等奥运赛场中的科技亮点,以及祥云火炬的研发过程。今天我们首先请到的是奥林匹克网球中心项目设计师吕强,他将带您到网球中心去感受一下科技的魅力。。。。。。

 

莲花外形的由来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新建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在这片设施完整,规模宏大的公园最深处,我们惊奇的发现了三个造型颇似莲花的灰色建筑,它们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分布着,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朵最大的莲花。人们不禁要问,这三朵莲花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设计成这种奇特的形状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奥林匹克网球中心项目设计师吕强:
  这三个场馆是举行奥运网球比赛的场馆,奥运会网球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比赛,以及残奥会轮椅网球比赛都将在这里举行。两个小一些的是举行网球半决赛的场地,最大的这个场馆是中心赛场进行所有网球项目决赛的场地,周围我们还设计了一些练习场和预赛场地。这些场地除要进行奥运会的比赛,接下来还要继续承担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所有赛事。那么为什么进行网球比赛的场馆要设计成这种形状呢?

  其实,这三个莲花造型场馆的设计理念,与场馆所处的位置是密切相关的。网球中心身处奥林匹克公园最北端,北临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绿树丛生,风景怡人。把赛场外观设计成这种莲花造型,寓意是藏在森林中的美丽圣洁的莲花,这个主题是恰恰与森林公园的气氛相吻合,透露着一种和谐的生态美。而“莲花”的主色调之所以选择为灰色,也是与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色调相一致的。然而。当我们靠近这些巨大莲花的时候,却发现场馆外表的墙壁很粗糙,好像还没有经过打磨和涂刷。那么,为什么它的外墙要设计成这种粗糙的墙面呢?设计师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吕强:
  其实从最初的投标到中标,到最后设计方案的确定,都是不一样的,设计师们通过对世界各国的网球场进行了考察和比较,确定了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莲花形的网球馆,而这个方案是越来越趋于完善的。我们看到的这层灰色粗糙外表,其实就是常见的清水混凝土的灌注技术,但这不是因为造价便宜,而是为了突出整体的自然美和朴质美,相反这种灌注还是用了专业的模板,造价很昂贵。在对场馆的外表,为了解决清理维护问题,我们特意在表面附加了一层保护膜,有了这层膜,场馆就不容易脏了。那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当我们走进网球中心最大的这朵莲花,也就是中心赛场的时候,我们发现球场的结构不同于国内我们所能见到的任何一种建筑。这个可以容纳上万名观众观赛的网球场,是由12片花瓣组成的,每一个花瓣都是向外挑出的,而且每一片花瓣看上去都是上面大,底座小的形态。根据设计,在比赛时,每一瓣花瓣要容纳600名以上的观众,如果,再加上每一片花瓣自身的混凝土重量,那么这外挑式的花瓣能否承受这巨大的重量呢?当初,设计师设计这种奇特的向外挑出的造型时,是如何考虑整个中心赛场的安全性呢?

 

吕强:
  这采用的是超长混凝土悬挑斜梁施工技术,虽然并不多见,但它是很安全的。我们在设计时也做了细致试验,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了进去,比如场馆的永久荷载,活荷载,承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等,还做了多次模型测试,可以说场馆看台所承担的重量要比我们所估计的重量大的多,这种结构也达到了8度地震的设防要求,在安全问题上是可以完全放心的。在设计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又一个难题出现了。。。。。。。

 

赛场通风和光斑问题的解决
  关注网球运动的观众都知道,第29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的网球比赛是在北京的8月10号至17号,而中国网球公开赛也被安排在接下来的9月举行。这两个月都是我们北京气温最高,天气最炎热的时节。虽说网球是一项夏季的户外运动,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训练与比赛中,已经熟悉了这种高温天气,可是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的观众,难免可能抱怨由于空气的不流通造成赛场的闷热。据报道,2006年,在墨尔本举行的澳洲网球公开赛中,就有一场比赛因为天气过于闷热而导致比赛推迟,那么咱们的网球中心又是如何解决赛场高温的问题呢?设计师们有没有为此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呢?

 

吕强:
  一般情况下,在露天场馆,看台上层的看台温度要明显高于下层看台的温度,这是由于热空气往上走,冷空气往下走,露天场馆不具备人工的空气循环系统,在日照时间长,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空气就更加闷热,温度就越高了。因为这样的天气,澳网也发生过推迟比赛的情况,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也为了解决观众对赛场条件的需求,我们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当我们走进这个巨大的莲花形赛场,想象着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场激烈比赛的时候,坐在这里的我们却没有因为此时天气的炎热而感到任何的不舒服,相反看台上微风阵阵,十分凉爽。在不经意间,我们注意到赛场12片花瓣形的看台中间都有一个面积很大,形状为空间四边形的空隙,这些空隙均匀的分布在看台上部。那么,这会不会是因为整个莲花形的设计而不得不留下的空隙呢?还是另有它用呢?
  
吕强:
  这12个孔就是为解决赛场通风问题而留的,也是从设计开始时就考虑进去的。根据空气的对流运动,当赛场的热空气上升到达顶部时,就会顺着两边的孔散出,热空气散出了,整个赛场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空气循环,赛场也就不那么闷热了。这些疏风口是整个赛场的特别之处,成功的解决了夏季场馆的温度问题。可是随着这个问题的得以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了。。。。。。。

  当赛场解决了通风的问题后,设计师却发现了又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承办这种大型网球赛事对比赛场馆的要求是很高的,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对球的判断都需要一个快速的反应,而如果这时候,运动员的视力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那么,就会导致重大比赛的失误,这给运动员带来的将是难以弥补的遗憾。正因为这样,就有了赛场“请进场观众关闭照相机闪光灯”这样的规定。
  设计师发现,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时候,赛场上就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光斑,而且这些光斑还会随着太阳照射高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这些光斑会极大的干扰运动员的正常比赛,使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出现视觉错误,导致对接发球的判断失误,从而影响到整个比赛。那么这些奇怪的光斑究竟从哪来?会不会所有的网球场馆都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呢?

 

吕强:
  这些光斑就是赛场上的这些空间四边形透过太阳的照射留在赛场上的,而留在赛场上的是三角形的影子。一般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赛场,当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阴影是很大面积并且随太阳照射高度逐渐移动的,形状不会改变,运动员很快就能适应这种场地,而这种三角形却随着太阳高度的不同而形状发生改变,如果运动员在接发球时正好光斑与他的视线重合,就会让运动员出现视觉错误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而后果不堪设想。遇到这种难题,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12个空隙中都纵向安装了一种类似百叶窗的东西,它叫做聚酯纤维膜,这就是解决赛场上那些奇怪光斑的“制胜”法宝。它是一种自动风感遮阳帘,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不同方位的遮阳帘就会自动放下,遮挡阳光。有了这层纤维膜的遮挡,那些奇怪的光斑就消失不见了。这样既解决了妨碍运动员正常发挥的难题,又使整个比赛场馆达到了功能与造型上的统一。看到这儿,我们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这层薄薄的膜该如何抵御住强大的风力呢?

  
场地的选用
吕强:
  这层膜是自动风感遮阳的,当它遇到5级以上大风天气的时候会自动收起。而有风的天气对网球运动的影响并不明显,由于双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交换场地,双方都会遇到逆风的情况,可能球速会减慢,但是对比赛的公平性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只有过于恶劣的天气,比如飓风,暴雨,比赛才会中止。经过我们与气象部门的统计与预测,我们在举办奥运会和中网比赛时,北京出现这种大风天气的概率极小,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比赛会因为天气而出现中止的情况。
  
  这么精心设计,独树一帜的北京奥运网球馆在场地的选择上会不会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关注网球比赛的观众都知道,网球场地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草场,红土场和塑胶场。世界著名的几大网球赛事中,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选用的场地是草场,法国网球公开赛选用的是红土场,而中国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历来选用的都是塑胶场地。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在一场比赛中,澳大利亚前世界头号选手休伊特曾抱怨红土赛场所选用的土场土质松软,有碍于他的发挥,并向组委会提出了意见。那么场地的不同究竟会不会对运动员的水平发挥有影响呢?我们看到,奥运会网球馆选用的是塑胶场地,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


吕强:
  塑胶场地的弹性较好,奔跑速度快。而北京奥运会网球馆场地的铺设完全是根据国际网联的要求,是一种硬性的规定。按照规定我们要铺设12层,每一层所铺设的都不一样,比如说有沥青层,塑胶层,每一道工序都是严格执行国际网联的规定。我们这铺设这种塑胶场地也是因为在中网过后紧接着就是美网的举行,中网与美网场地的相同性,使运动员不用有一个对场地适应期,就可以直接投入到比赛中。

 

  在这个莲花形的网球场馆中,我们看到了北京奥运会在场馆设计上对科技奥运的体现,同时也看到了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在整个场馆中的完美融合。据介绍,场馆的污水处理系统与目前世界各国的运动场馆相比,都是比较先进的。徜徉在这个巨大的石莲中,我们看到,设计师们从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的立场出发,使整个场馆围绕着一种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这个位处奥林匹克公园最北端的网球中心,与雄伟的鸟巢,水立方相比,也许没有那么气派恢宏,但是它以自己的精致独特,为2008奥运会,增添了一抹别致的色彩。。。。。。。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7月31日  12:45   21: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