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学实用信息休闲生活休闲 |
分类: 创意东西 |
“节能”进行时——我为风车狂
在通州区台湖镇有一个巨大的风车,引得路人纷纷观看。您还别说,这样子挺洋气的,还真有那么点异国情调。可这玩意儿到底干吗使的?记者一路打听,找到了大风车的主人,风车兄弟——王德凉兄弟俩。
王德凉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的风车是用来发电的!
用风车发电,是大西北地区才用的,咱北京这地儿,好像用不着这玩意儿吧?再说了,这风车发电挺专业的,可不是脑子一热,做个风车模样就能发出电来的!你们做的这个风车发得了电吗?最让记者疑惑不解的是,现在家家都有电,放着现成的家用电不用,干嘛要用风车发电啊?
在邻居眼里:哥哥王德凉,是个塌实严谨的人,而弟弟王海军就不同了,从小就爱出些歪点子,别看哥俩性格不一样,但是俩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决定干什么时候后,就一定要干出个结果来,而且一干起来,还带着那么点痴狂的劲头。
就说做风车这件事吧:大约十来年前,王德凉还是在一家音箱厂工作,可厂子总是突然停电,这可让老王伤坏了脑筋。把这事儿和弟弟一说,没想到他“老人家”出了个歪点子,说咱哥俩能不能模仿西北地区用风车来发电,这样就不愁停电了么?
看来要想让着风车在咱北京转起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兄弟俩痴狂的劲儿上来了,越是遇到困难越要上。
这不,一天到晚,兄弟俩脑子里“闪的”都是这件事,就连睡觉都梦到了“风车水土不服”的事儿。要说还真是老天不负有心人,正当愁眉不展的时候,家里一个不起眼儿的东西给他们带来了创意的灵感,就是这个——电扇。
风车要是能向电扇一样“扭脸儿”,不就能够应付咱北京这多变的风向了么。
这个创意一冒出来,兄弟俩就又忙开了——给风车装了个旋转塔,再加个尾翼,这么一折腾:风车就能稳稳当当地自己找风向了……你瞧瞧,这哥俩够有创意的吧,一个普通的电风扇居然成了灵感的源泉了……
哥俩这次不但在风车上有所创新,而且还请来了相关的专家进行指点,可没想到,专家给兄弟二人出了难题——说他们的创意有点“创”过头了!
专家所说的6、7米直径,就是西北风力发电专用的风车,通常,最大直径不能超过7米。直径太大,风车容易折断!可这兄弟俩做的风车,直径达到了10米!这么大的风车经得起大风的这折腾吗?它能发电吗?兄弟俩欣喜之余,又多了份担心。果然,没几天的功夫,这个庞大的风车出问题了,还真让专家说准了。那天北京刮大风,结果把风车的尾翼刮断了。
难道自己的这份创意真的是不太“靠谱”吗?真的要把风车改小了才能实现发电的目的吗?一向有创意的弟弟这回有点懵了……这该如何是好?
一项踏实稳重的哥哥拿主意了,先看看风车折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吧……搞了半天,还真是风车扇叶直径太大,影响了整体受力。正赶上前些日子风比较大,风车就顾着转头“找风”了,速度快了点就把这尾翼折坏。
找到了原因,按说,哥俩就该开始想办法改进风车了。可这时候弟弟王海军却忙着开通宽带,迷上上网。这可气坏了正为风车苦思冥想的哥哥……
虽说风车做出来了,但是要想让它发电,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以往的发电设备,都是通过传统的液压发电机发电,这种发电机需要比较大而且比较稳定的风力才能带动。刚才咱们说了,北京的风是既不大又不稳定,根本没法正常带动液压发电机。如果不能发电,那这风车不真成摆设了?这不,为了解决新问题,哥俩又创意开了……
如今哥俩做的“创意”风车,已经能给家里发电了,听个音乐看个书,都不是问题。可记者刚要享受一下——就停电了……
原来,对于这种新能源的利用,我们的风车兄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拿这风时有时无的问题来说吧,哥俩又有了一个新的创意。哥俩准备在有风的时候给电瓶充电,没风的时候通过逆变器逆变,变成家用电,这样做到有风没风都可以正常用电。
怎么样,这创意还行吧!虽说现在不怎么完美,但经不住人家哥俩儿的琢磨劲儿,说不定,将来这个镇都能用上“大风”发电呢!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