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科学谈天说地八卦传闻 |
分类: 奇闻天下 |
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听说,在河南省出了这么一座怪山,到了冬天,山上的山洞里就开始往外冒热气,更怪的是:一到夏天,山洞里不但不热,反而结出大块大块的冰柱、冰凌,当地人管这座怪山叫——太极山。在得知了这个怪现象之后,我们的记者决定前往当地,看看这个太极山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那么神奇。
冬夏颠倒的太极山地处河南省林州市,全国闻名的红旗渠就在这里。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座怪山就在离红旗渠不远的太行大峡谷之中……
驱车 70公里,记者来到了林州市石板岩乡的桃花洞村,这个只有一百多户的小村子,就位于太极山的脚下。从这里抬头望去,太极山地处太行山脉的峡谷地带之中,山上自然植被茂密。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中,太极山似乎并没有那么雄伟,这样一座并不起眼的山峰,真的能像传说中的那样,出现冬夏颠倒的奇景吗?在村民们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已经关注了太极山怪象几十年的村民杨松林。
杨松林告诉记者,他今年快五十岁了,以前就住在太极山的半山腰,他回忆说,小时候自己曾经亲眼目睹过奇怪的现象:山上有几个大山洞,过去很多人去山上放牛,冬天冷得不行的时候,就都跑到洞里去取暖,因为那里有热气。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去洞里取冰,化了当水喝。杨松林曾经拿自己家的温度计测过,夏天的时候一般外边是35、6度,洞里的温度却在零度以下。而冬天的时候,洞里却有十几度。
太极山上冷热颠倒的怪事,深深的吸引了杨松林。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他也一直都想要弄清楚,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就因为这个,过去的几年,老杨走遍了太极山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一个石缝一个树坑都不放过。而就在这一次次的搜索之后,却有了个让他更为吃惊的发现
老杨发现,太极山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孔洞。有的被树叶、草木或者石头给盖住了,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不论这些洞是大是小,它们都毫不例外的存在着同样的现象,冬天从洞口内向外冒热气,夏天则会冒凉气甚至是结冰……
为了亲眼目睹这种奇怪的现象,记者打算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上山一探究竟。
2007年10月31日,就在记者决定上山的当天,正好赶上一股冷空气吹进了峡谷,室外的温度也骤然下降到了零度左右,山上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上冻。然而,这样的恶劣天气倒让记者感到异常兴奋。气温的骤降,不正好是一睹山洞中冒热气现象的决好时机吗?在杨松林的带领下,记者直奔那几个据他说冬天可以取暖的大山洞。我们的这次探寻能否亲眼看到传说中的奇景呢?
一路向上攀登,很快,杨松林把记者带到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山洞前,他说,这就是在山上冷热颠倒最为明显的山洞。进入洞里,记者发现,里面的岩石都是石板状。但是我们也无意间在石壁上,发现了一些并不显眼的圆形凸起,这些凸起的材质看起来和太行山地区的岩石有明显的不同,似乎是沉积形成的,很像我们在一些溶洞中看到的石头。难道说,这里的山洞会和溶洞有关系吗?
杨松林告诉记者,有人来看过山洞,认为是溶洞,但是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溶洞能冬暖夏凉。
事实也像杨松林所说,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研究能够表明:溶洞会如此严重地影响当地的环境和气候!这时,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打算量一下这里面的气温到底有什么变化。然而,测量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洞内外的温度——毫无二致。难道说,我们这次在山上考察没有机会目睹冬天冒暖气的景象了吗?
此时,老杨却突然指着旁边不远的一个小洞,兴奋的大喊了起来。记者连忙朝他指的地方跑过去,摄像机刚一靠近,镜头还没有记录下什么,就已经被一股热气给糊住了……记者期待看到的洞中冒热气的现象真的出现了……
记者发现,布满在小洞周围的许多树叶上,都有明显的水珠。人把手伸进去没多久就变暖了,而我们的摄像机在半米之外,就会受里面洞里热气的影响……记者再次拿出温度计,打算测一下这个山洞的温度……
大约五分钟之后,温度计被拉了上来,这时表盘上也已经被水气覆盖。读数的结果更是让记者有些惊喜……温度达到了10度,洞内外温差竟然达到了7、8度。
之后的几个小时,记者又在山上发现了不下十个小洞穴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太极山冬暖夏凉的怪现象果然名不虚传。但是,在一番调查之后,我们并没有发现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有力证据。当地的村民所能提供的信息和杨松林说的没什么两样……
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一行人来到了冰冰背山脚下的韩家洼村,遇到了村会计:元海林,一听说记者是为这山上的奇怪现象而来,他给记者讲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冰冰背山一到夏天炎热季节,那些小洞洞口就会凝结大块的冰块。有一年修渠,当修到一大块冰块前时,元海林父亲对那位村民说绕一下算了,别动那个冰块,否则会下雨的。但是那个村民不以为然,继续刨,而且随手把冰块扔了,结果,没过两个小时,就下起了大雨,还夹杂着冰雹。
元海林的父亲之所以会警告那位村民,就因为他曾经听老辈人说过,山上的冰不能动,一旦动了就会引来暴雨和冰雹!大家亲眼目睹了这个想象之后,更给这座景象奇特的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当时才十几岁的元海林,也一心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走遍全山,他发现:山上的奇怪现象,都来自这个大山洞。
记者跟随元海林一同来到了大山洞的洞口,这里的温度比山上其他地方暖和得多。在这个100多米长的山洞中走了一圈,我们发现,洞里很多地方都有积水,元海林告诉记者这就是夏天结的冰化了才产生的。仔细观察之后,记者发现,这里的特征与之前在太极山上看到的非常相似:山洞周围植被茂密,特别是越靠近山洞,感觉到的热气就越明显。为什么这两座山出现了如此相同的奇怪现象呢?周围其他的山是否有这种现象呢?
根据观察,记者发现:两座山都处于太行大峡谷之中,那么会不会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如此奇怪的现象呢?然而,这种猜测很快被否定了,记者在和当地村民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这个地方方圆十公里之内,仅仅只有这两座山有这种奇怪的现象,其他的地方则一切正常。由此似乎可以断定,问题还是出在山的本身。
几种猜测都被否定了,而且我们在当地测量了几座山的温度之后发现,只有太极山和冰冰背山存在着冬暖夏凉的现象,奇怪想象的成因变得更加难以解释了。不过,村民们回忆说,曾经很多专家去过那里。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其中一位:
刘老师认为,这个现象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山下有一个大溶洞。太行山大峡谷位于河南省的西北,和山西交界的地方,通过这张地质图表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里的岩石基本都是石灰岩,多形成于寒武纪和奥陶纪,而这两个时期也是目前来看,最容易形成溶洞的时期。记者曾经在太极山看到的圆形突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老师认为,在山洞里看到石头上的圆形凸起那就是初级的溶洞的特征,所以下面肯定有个溶洞。这个溶洞正好出在地下的常温层上,所以能够储存温度基本恒定的潮湿气体。
不过刘老师也说,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这样的溶洞其实有不少,比如北京房山的石花洞、银狐洞,都是北方较大的溶洞,但是为什么只有太极山和冰冰背山出现了冬夏颠倒的景象呢?
刘永顺认为,这两座山因为植被比较好,所以对溶洞密封的比较好,对于地下的常温层保存的很好,而且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太极山和冰冰背山地处太行大峡谷之中,所以日照时间,比一般的地方要短,加之又有一定的海拔高度,就造成洞外的空气与洞内常温层里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要慢一点,也就是说,夏天的时候,当山上开始转暖的时候,热空气并没有马上进入到洞里,差不多到了盛夏才开始与恒温层进行气体交换。恒温层吸热释放冷气,导致了夏天山洞冒凉气甚至结冰。冬天也有这种滞后现象,才有了冬天冒暖气的现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制造了独特的山上小气候,也最终形成了“冬夏颠倒”的奇特景观。
虽然山下藏有溶洞的推测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要想真正看到溶洞全貌,那还需要进行很大的一次地质探测和挖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一天,真的把这个溶洞挖了出来,当地也就失去了密闭的环境,太极山和冰冰背山冬暖夏凉的奇特景观也就会消失了。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