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鲁克山“野人”之谜(上)
2007年8月初,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传来了惊人的消息,当地牧民在放羊的时候发现:野人在偷他家的羊羔。这一情况,恰好被途经此地的野人寻访者王莹拍了下来,这段录像便成了揭开野人之谜的关键证据,流传已久的野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关于野人的谜团是否能够因为这段录像得到破解呢?……
我们的编导在得到消息后立即与王莹取得了联络,打算动身前往新疆巴尔鲁克山,与等候在那里的王莹会合,并希望能够采访到第一手资料,解开巴尔鲁克山野人之谜……
巴尔鲁克山,在汉语里是“富饶、富足,无所不有”的意思,它跨越了塔城地区的裕民县和托里县,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山脉。这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地有传闻说:有人见过一种能用两足行走的古怪动物,它们时隐时现于幽谷丛林间,浑身长有棕红色的毛发……
在巴尔鲁克山脚下,记者找到了王莹。王莹是个地地道道的寻找野人爱好者,他曾独自走访过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收集了很多关于野人的资料和讯息。这次在巴尔鲁克山的奇遇令他十分意外与兴奋。
就在两天前,王莹骑着马进入到巴尔鲁克山的深山里边,走了一天的山路,傍晚时来到了一个牧民的家并在那里休息。这时一个哈萨克的牧民用手指着远处的山,用哈萨克语说着什么,王莹当时并没有听懂,后来才知道牧民说山上出现了一个人形动物,背着一只山羊跑了。当那个牧民说完以后,王莹看见两个人马上就往老头手指的方向追了过去,他马上就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拿出摄像机跟了上去。
据王莹说,由于语言不通,当时他以为是两位牧民在赛马,可后来发现,他们骑着马跑到了山上,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此时他才意识到拿起摄像机拍摄。
在王莹拍摄的录像中,我们反复听到的几个词就是“勾羊”、“红的”。经过记者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当地牧民把野人扛着羊叫“勾羊”,
“红的”所指的就是野人,因为有目击者说:野人是棕红色的。
当天目击野人的牧民说:看到野人背着羊翻过了山梁!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语言不通,等王莹明白过来开始拍摄的时候,野人已经翻过了对面的山梁,他错过了拍摄的最佳时机,为了了解更为具体的情况,王莹和记者打算找到那个发现野人的牧民家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一行人进入了巴尔鲁克山腹地,接下来的山路就只能靠骑马了。沿途,记者不断地向遇到的牧民打听有关野人的事情,几乎所有都表示知道野人的事情,并且描述说:野人浑身都长着棕红色的毛发,他们称为“毛人”。但是,真正见过的却几乎没有……
进入大山不久,记者居然遇到了一位牧民,他自称两年前曾经遇到过“毛人”……这位自称遭遇过野人的牧民叫塞利哈兹。今年58岁的塞利哈兹,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巴尔鲁克山里,放牧是他唯一的工作。一听说记者来采访野人的事,老人家马上就讲述起了一个让他永生难忘的经历。那是2005年5月十几号,晚上10点钟,塞利哈兹到山上去看牛,这时,一个毛人在离他只有4米多远的地方跑了过去,毛人身高有2米多,头发很长,身上有棕红色的毛。毛人看到人后很快就吓跑了,塞利哈兹也很害怕,连牛都没赶就下山了。塞利哈兹回忆,毛人外形跟人一样,就是头发长,后背有毛,比人粗一些高一些。
老人在发现野人的第二天又回到了那个地方,他看见了一些巨大的脚印,经过丈量,这些脚印的长度超过了30厘米!这样大的脚,恐怕只有篮球运动员姚明可以与其匹敌了。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请塞利哈兹老汉带大家重访他发现野人的地方……
巴尔鲁克山位于新疆西部,这里与北京的时差在2个小时以上。因此,当地夏季的晚上10点,相当于北京时间8点左右。这时的光线还比较好,十几米内的物体绝对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据塞利哈兹老人讲,野人虽然高大,但是爬起山来却非常快速、灵敏,在长满杂草的陡坡上行走就像走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
记者调查到此,仍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塞利哈兹老人所提供的信息,虽然让他们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巴尔鲁克山传说的“毛人”。可是毕竟那是两年前的事了,而且缺乏更多人的证实,塞利哈兹老人提供的线索,只能作为野人调查的一个参考。真正有价值的,恐怕还是那户不久前刚与野人擦肩而过的牧民,找到他们才是关键。
告别了塞利哈兹老人,记者继续向深山进发,沿途继续进行着采访,但是,直到天黑也没有找到那户发现野人的牧民家,一行人只好临时投宿到途中的牧民家中……
记者能够顺利找到那户发现野人的牧民人家吗?又能否得到更多有关野人的证据呢?第二天的采访非常关键,大家都期望着能在明天解开悬在心中的谜团……
经过一天半天的行程,记者来到了不久前发现野人的现场,但是,却没见到一位牧民,面前只是一片空地,空地上还清晰可见扎帐篷的痕迹,显然,牧民已经离开了。
游牧民族为了能让牛羊长得壮实,总是总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采访进行到这里似乎已经无从下手,要想找到那些牧民几乎不可能……
此时,当地的一个传闻却给记者提供了新的线索,据称:这一带有人手里保存着野人的骨头。这可是有分量的信息,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找到野人的骨头,基本上就等于找到野人了。记者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来了精神,顺藤摸瓜开始打探起野人骨的消息,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锁定了那个拥有“野人骨”的神秘人物。
在当地牧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那个保存野人骨的神秘人物——马新平,据当地人说,一个牧羊人曾经给过他一块野人的骨头。经过反复沟通,马新平终于同意让记者看看他手中的“野人骨”。马新平说,他正打算把这块骨头打磨成有规则的形状,做成项坠随身带着。因为当地人有一个传说:把野人骨头佩戴在身上可以保佑自己。
马新平手里的这块骨骼很小,长4厘米,宽有2厘米,厚度大概是0.6厘米,表面有密集而粗糙的纵向纹路,骨骼边缘有明显的被打磨的痕迹。这块小小的骨骼是野人骨头吗?它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据马新平讲,有一个牧民的儿子跟他玩的特别好,那个老牧民的儿子告诉马新平,他的父亲手里有野人的骨头,马新平再三请求,那个老牧民才送给了他一小块。据说,在2003年,那个老牧民在一个叫做奶头山的河谷里,发现了一具人形骨骼,已经没有头和脚了,骨骼旁边还有些散落的红棕色的毛发,这一说法似乎与当地盛传的野人毛发的颜色十分接近。
但是,由于发现地点在长年积雪的高山上,这个季节不适合进行实地调查。看来,要想搞清这其中的谜团,只能将骨头带回北京进行技术检测。
这块骨骼到底是不是传说中毛人的骨骼?对骨骼进行科学检测是解开谜团的关键,马新平能够同意记者编导的要求?这块神秘的骨骼能否被顺利送到北京?其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下周二同一时间,《巴尔鲁克山野人之谜》继续为您讲述。
巴尔鲁克山“野人”之谜(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26c6601000boh.html
以上节目在北京电视台BTV-3《魅力科学》节目中播出
播出时间:11月6日
12:35
20:3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