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后唐氏患儿数量月增4倍: 40岁以上孕妈检出率飙升

全面二孩政策,再次凸显了高龄孕妈的出生缺陷高发现象:据南方某省妇幼保健院披露,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该院每个月筛出的唐氏胎儿数量,是以前的5倍。另外,超过40岁的孕妈,被检出唐氏胎儿机率大幅增加。产科专家认为,鉴于目前唐氏综合征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筛查至关重要。
“全面二孩”后,唐氏患儿检出数量月增4倍
据南方某省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5年之前,该院每个月能筛查出5—6例唐氏胎儿。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生育高峰的到来,目前该院被筛查出存在染色体问题的胎儿,每个月上升到40—50例,其中一半是唐氏胎儿,也即说现在每个月筛出的唐氏儿例数是以前的5倍。
我国每年新增唐氏患儿120万,二胎时代数量还会增加
我国每年约出生1600万新生儿,其中唐氏综合征患儿也即先天性致愚致残缺陷儿占总数的4%-6%,高达120万。随着二胎时代高龄妇产的增加,这一数量还会上升。原因是随着产妇年龄越大,卵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的发生机率也随之増加。
(第二届唐宝宝夏令营活动:相约10年、相聚海边)
据报道,我国政府每年支付约82亿元用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医疗和社会救济,存活下来的出生缺陷儿多为终生残疾或智力障碍,无法治愈,由此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家庭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唐氏综合征:治疗难度大,产前筛查诊断是关键
唐氏综合征,是因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而导致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估计每66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唐氏宝宝出现。统计表明,女性在20—24岁生育,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1490,但到了40岁,发生率急剧上升到1/106,49岁更高,为1/11。
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围产医学专家组成员、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产科主任李少芬介绍说,目前对唐氏综合征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展产前筛查诊断,可有效减少唐氏宝宝的出生。
唐氏综合征8大症状)
目前唐氏综合征筛查诊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唐氏筛查
在早中孕期抽取母亲的外周血,经过专业的筛查软件,计算出胎儿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如果风险值超过设定的切割值(例如1/270),就被定义为高风险,医生一般会建议你进行羊膜腔穿刺。

(21号染色体不分离,导致唐氏综合征)
2.无创DNA检测(NIPT)
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游离的来自胎儿的DNA,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率。
3.有创性胎儿染色体检测
即通过羊膜腔穿刺术(羊穿)或绒毛穿刺术或脐带血穿刺术,获取胎儿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应用最多的还是羊穿。
李少芬说,以上筛查诊断方法各有特点和适应人群,具体做哪种检查,应听从产科医师的建议。一般是先做唐筛,如果唐筛结果风险较高,可再通过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等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作进一步的确诊;至于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可跳过唐筛,直接做产前诊断,就是先抽血做DNA无创检测,如有较高风险可再抽羊水进行确诊。
温馨提示:易生唐氏患儿的夫妇
1、怀孕前或怀孕时,孕妇有感染过病毒,如流感、风疹等疾病。
2、夫妇有一方出现染色体异常的情况。
3、一般大龄夫妇,或一方年龄较大都可能会出现基因变异。
4、怀孕前后,孕妇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误服致畸药物,例如四环素等药。
5、夫妇有一方,长期在放射性辐射环境下工作,或在被污染了的环境下工作。
6、有习惯性流产、早产或死胎的女性。流产无论是意外流产,还是做人流,都对女性的伤害很大。
7、夫妇有一方长期饲养宠物。宠物会携带许多细菌,怀孕前后接触这些细菌,可能会导致胎儿胎儿畸形或患唐氏综合症。所以孕前一定要做相关方面的检查,孕后如果可疑的话,一定要做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是临床的金标准。最后的确诊一定是羊水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