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人造子宫”诞生 | 早产儿存活率有望大幅提高

标签:
健康情感育儿杂谈父母 |

早产儿:生命不能承受之“早”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出生胎龄<37周的新生儿被称为早产儿。出生时间<28周的新生儿被称为“极端早产儿”。
在中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有120万是早产儿。早产儿是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早产儿还存在以下健康问题:
1、肺发育不成熟,会出现呼吸窘迫,导致慢性肺疾病;
2、肠道发育不成熟,喂养困难;
3、可能会有颅内出血、脑性瘫痪;
4、视觉或听觉障碍。
有研究显示,没有经过特殊干预的早产儿智力低下发生率为7.8%,脑瘫发生率为3%,还有可能出现视听障碍等。
目前针对早产儿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规范干预可减少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精神心理行为发育及体格发育。
导致早产的原因有哪些?
1、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高龄产妇生育二胎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孕育多胞胎的增多,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孕妇子宫或子宫颈先天异常,从未接受产前检查;
3、孕妇生活习惯不佳如抽烟、饮酒、使用非法药物;
4、孕妇心理压力过大,生理状况出现问题,例如胎膜过早破裂、子宫颈感染、阴道感染、性病及其他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凝血机能异常、怀孕前体重过轻、过度肥胖等;
5、由于宫颈松弛症,引起早产,而且是习惯性早产,往往在孕中期发生。
出现哪三大早产征兆时应立即就医?
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围产医学专家组成员、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产科主任李少芬提醒说,如果出现下面这些症状说明有早产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不可自行处理。
1、下腹部变硬
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几乎不伴有疼痛,其特点是常在夜间频繁出现,翌日早晨即消失,称之为生理性宫缩,不会引起早产。
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伴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尽早到医院检查。
2、破水
温水样的液体流出,就是早期破水,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臀部垫高,最好平卧,马上送医院。
3、阴道出血
少量出血是临产的先兆之一,但有时宫颈炎症、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时均会出现阴道出血,这时出血量较多,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准妈妈应如何预防早产的发生?
李少芬强调说,早产儿救护难度大,且可能对宝宝的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准妈妈在孕期中,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从源头上预防早产的发生。
1、首先孕妇要注意休息,不要加班熬夜、劳累过度;
2、孕妇应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避免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愉快;
3、孕妇孕期摄取合理充足的营养,饮食保证热量,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
4、孕妇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与早产也有密切关系。
5、怀孕期间应积极做好保健和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孕期疾病并尽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