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的波斯托伊纳溶洞

标签:
旅游探访文化徐非杂谈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3)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地形分布于波斯托伊纳和的里雅斯特两个城市之间,河流对石灰岩地长期侵蚀是产生地下湖泊、溶洞的主要原因。斯洛文尼亚斯是开展喀斯特地形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且其喀斯特地形被地质界公认为经典的喀斯特地形。

(6)波斯托伊纳溶洞的游览时间大约为一个半小时。游客参观五公里多的地下隧道,先乘电动列车在洞内(二公里),然后步行一公里多,从大山,过漂亮洞,到音乐厅,欣赏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和石笋,这是洞内最漂亮的部分。
(7)在音乐厅集合后游客再坐电动列车到出口去。游客坐电动列车游客先参观旧洞。旧洞是1818年被当地人发现的,其后洞穴探险家们和专家们还发现了许多其他的隧道。地质学者考察洞的年龄、形成、形成的过程和其他的对科学和经济有用的喀斯特地形过程。

(11)波斯托伊纳溶洞的石灰岩是7千万年前(白垩纪)于海底形成的。在第三纪,海平面地下降低以后,喀斯特现象开始发育。3百万年以前(上新世)河流开始沉入地下,在地下流往北方到那时的帕诺尼亚海洋。黑海是这个古代海洋的一部分。地下的河流形成了三层的隧道。

(13)波斯托伊纳溶洞最大的层是中层。它是150万年前被Pivka河形成的。随着时间,Pivka河流越流越低,形成新的隧道,也不常淹没上面的隧道。中层最后的淹没发现了2万年前。这就是被沉积的粘土证明的。

(15)在洞的墙上有多种形式的烧结晶的幕。经常钟乳石和石笋彼此连接形成得柱状堆积,被称为石柱。烧结晶的堆、石笋和钟乳石是被自然化学物理的过程形成的。钟乳石是渗流水入洞顶后因温度、压力的变化(比如二氧化碳逸去,水中碳酸钙过饱和)沉淀形成。开始以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向下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洞顶下地的渗流水在洞底发生溅击作用,经水的蒸发,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钙发生沉淀,形成由洞底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

(16)溶洞内的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千姿百态,颜色也各不相同。如果在雨水里含有过多的氧化铁,钟乳石和石笋的颜色会被氧化成红色,雨水里的氧化锰过高会使让钟乳石和石笋变成黑色或者灰色。钟乳石和石笋的生长与气温降水有密切关系。一般的生长速度大约是十年,生长速度从0.1毫米到1毫米。

(19)大山是游客能参观的最高地方,位于比入口高40米。以前的大厅的洞项倒塌而形成大山。此地的现在的洞顶50米厚。洞顶是拱券的形状,因此特别坚固。山上的钟乳石、石笋和烧结晶也大也多,因为在此地从洞项裂口渗入的水特别多。

(20)漂亮洞是洞内最漂亮的一区。500多米长的隧道被发现于1891年,1926年正式对外开放。隧道里有美丽的洞厅,比如白色厅、红色厅和面厅
。它们的特征是白色和红色的石笋、拉面形的小钟乳石等。去漂亮洞的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战俘修建的。离开漂亮洞的时候,走在桥梁下去。面厅的顶上有许多小的钟乳石,形如拉面状而得名。

(21)从漂亮洞我们过人工的俄罗斯隧道,长100米。此地开始另外的人工的隧道通往黑洞和Pivka洞,长500米。1923年4月23日游击队员们用这个隧道为了爆炸入口近的德国军的汽油库。通过俄罗斯的隧道我们到达洞内最低的地方,位于比入口低20米。

(25)最著名的波斯托伊纳溶洞的洞穴动物是所谓的人鱼(cloveska
ribica):学名:Proteusanguinus),由于其皮肤的颜色像人的皮肤。它只生存于洞内黑暗世界中,体内缺少色素,还没有眼(盲眼)。它的平均寿命为100岁,并且它只生存在亚德里亚的喀斯特的洞里的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