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古城和海风琴的故乡:扎达尔

标签:
旅游探访文化杂谈徐非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扎达尔市是克罗地亚的第五大城市。西临亚德里亚海,是扎达尔县和广阔的北达尔马提亚地区的行政中心。扎达尔与乌格连岛和帕什曼岛被一条狭窄的扎达尔海峡分隔开来,而扎达尔老城所在的海角曾经被一条很深的护城河与大陆分隔开来,后来护城河被填充。因此,扎达尔被分为老城和新城两个部分。城市主要产业包括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海上运输贸易业、农业、渔业加工和水产品养殖业、金属制造业和机械工程工业、化学和非金属工业以及银行业。


(1)紧邻大海的老城部分地图。

(2)老城的城门。其他的城门大都在二战时期被损坏啦。

(3)老城城门的城内一侧。

(4)今天的扎达尔地区在史前时代就有人居住, 证据显示最早在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而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大量前来定居的人,在伊利利亚之前,这里的居民是一群拥有史前印欧文化背景的古代地中海居民,他们被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迁移到欧洲的印欧语系的民族同化,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利布尔尼亚人,扎达尔是一个利布尔尼亚人的居民点,在公元前9世纪建立,最初城市建在一个小石岛上,老城的海堤与大陆之间通过一条狭窄的地峡连接在一起,这样的地理特点也造就了海峡北部的天然良港。

(5)利布尔尼亚人以航海和经商而闻名于古代世界,但在后来同样也背负着海盗的恶名,到公元前7世纪时,扎达尔已经成为他们与腓尼基人、伊特鲁里亚人和古希腊人以及其他地中海民族进行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中心。那时城市的人口据估计已经达到2,000人。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亚得里亚海,已经出现了一个操古希腊阿提喀方言的文化统一体,带有普遍的利布尔尼亚标记,利布尔尼亚人的航海至上的理念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统治了这一地区几个世纪。由于城市的地理位置,扎达尔发展成为了利布尔尼亚人制海权的体现-舰队的主要基地,并且在利布尔尼亚14个城市的联合体中占据首要的地位。

(6)扎达尔在罗马时代就建立起了城市结构,在儒略·凯撒和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城市的防御得到了加强,带有塔楼的城墙和城门修建了起来,在城市的西边是广场、教堂和神庙,而城市外围则拥有圆形露天竞技场和公墓。供给城市用水的引水渠也部分的保留了下来,在古老的城市里,随着一系列教堂和修道院的建成,一座中世纪的城市发展起来了。

(7)在中世纪时代,扎达尔完全形成了它的城市外形,这个外形一直保持到今天。在16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在城市面朝陆地的一边修建了一系列新的防御城墙以加强城市的防御。在16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持续不断的修建起来 ,城市的护城河也修建完毕,但在意大利占领时期护城河被完全填充。

(9)城门上的古代的雕刻依然可见。

(10)而停泊条件良好的扎达尔港位于城市东北面,港口设施完备、宽敞、安全。扎达尔也是天主教扎达尔教区的中心。公元前九世纪设有居民点。1947年后属南斯拉夫(今属克罗地亚)。这里是铁路终点、航空站。工业有鱼类加工、纺织、制革等。有考古博物馆、海洋陈列馆。多中世纪教堂和罗马建筑遗迹。疗养和游览地。

(19)走向古城中心广场的时尚女性们。

(23)圣多纳图斯教堂:一座建于公元9世纪的雄伟的圆形前罗马风格的建筑。根据传统的说法,教堂挺立在朱若神庙的地基上,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达尔马提亚这座教堂是从它那个时代到现在最重要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物,圆形大厅的大圆顶被一个两层楼高的拱顶画廊所环绕,而拱顶也朝东延伸了三个拱点。教堂的金库收藏了一些最好的达尔马提亚金属制品,最著名的是圣西蒙的银制圣物箱,1380年建成的。还有1460年的瓦拉雷索大主教的主教教书。

(24)从城墙上看到的扎达尔新城。它通过一座大桥与老城相连。

(27)出了老城,来到海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海凤琴”这个名字?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就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去年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
作为与座古城来说,扎达尔不是克罗地亚最最美的古城,在以后我的访问中还有更美更古老的克罗地亚古城等着我们。但是,这里的“海凤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它永远属于扎达尔。
后一篇:从城墙上看到的古城:杜布罗夫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