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嘎纳电影节的举办地一瞥

标签:
南法戛纳旅游探访文化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这就是戛纳电影节的主场地--影节宫。其貌不扬的朴素场地,和国内的普通电影院别无两样。
戛纳的影节宫,建在海滩与游艇区之间,是电影节的主会场。影节宫包括25个电影院和放映室,中心是6层高的电影节宫。有一个1000座的大影厅和14个35座到300座的厅堂。此宫也可供各种国家会议使用,为了吸引游客,宫内还设有赌场。
中国游客来“影节宫”拜访看来是必修课。在短短地十分钟内竟全部是中国来的游客在此抢拍留影,人声鼎沸。
据说红地毯就一直铺到这个台阶之上。世界各国的来宾和影星们都以能在这张红地毯上走秀为荣。
戛纳“影节宫”外的小绿地上,老式的放映机加上电影胶片缠绕的雕塑,告诉人们这里就是戛纳电影节的举办地。
可惜这次来到“影节宫”,馆方正在准备另外一场活动,不能进入参观。
由于戛纳电影节在世界上名气很大,所以世界各国的影星们都依在此留下手掌印记而感到荣耀。
恕我直言,电影现在不是现在社会的主流娱乐手段,因此很多影星我们都很生疏了。这个我还是没认出。
这条人行道上的影星们的”手印“无数。一直通道”影节宫“,可谓星光大道。
在戛纳除了著名的"戛纳电影节”的举办地“影节宫”外,戛纳的市容也值得一窥。
戛纳最引人入胜的是美丽的海滨大道,宽阔整洁,一边是沙滩海湾,一边是雅致的酒店,酒店的建筑有上世纪的古建筑群,也有非常现代化的楼宇。在街道中间的绿化带,全年皆有繁花盛开,阳光下生机勃勃的棕榈树,给小城更增添了魅惑的元素。
在中古世纪时,戛纳是修道院的封建属地。直到19世纪早期,戛纳成为一个农渔业的小村落,在Suquet山丘的人口密度相当高。1830年代开始,法国及外来的贵族逐渐在此建立他们的度假小屋,因此戛纳渐渐成了一个度假村。后来由于电影节,很多富商才移居这里,游艇才在戛纳流行起来了。
南法地处地中海,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因此,有钱的富家都喜爱私人游艇。
据说,每当戛纳电影节时节,港湾里大亨们的游艇都载着大红大紫的各国电影明星们到大海的深处“潇洒”一番。哈哈,你懂的。
这是戛纳市区里的一处海滩。比起同样是南法的尼斯来,戛纳的海滩就显得寒酸多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戛纳的海滩本来是鹅暖石,没有细沙。而戛纳市府硬是从远处拉来大量的细沙,"人工‘造就了一个沙滩。
戛纳最引人入胜的是美丽的海滨大道(Boulevard
ed la Croisette),宽阔整洁,一边是沙滩海湾,一边是雅致的酒店,酒店的建筑有上世纪的古建筑群,也有非常现代化的楼宇。在街道中间的绿化带,全年皆有繁花盛开,阳光下生机勃勃的棕榈树,给小城更增添了魅惑的元素。
除了戛纳电影节外,戛纳广告节(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或简称Cannes
Lions)也非常有名。它源于戛纳电影节,1954年由电影广告媒体代理商组织发起。此后,戛纳同威尼斯轮流举办此项大赛,1977年戛纳正式成为永久举办地。于1992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国际大奖。
远处大山的中间的背后就是戛纳机场。那里更让人大开眼界。各种私人飞机停满个整个机场。
戛纳的酒店奢华昂贵令人瞠目。而电影节期间价格更是不菲,所以每年电影节时,戛纳的街头随处可以看到背着睡袋行走的欧洲人,随遇而安,乐在其中。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租借一套公寓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平时闲置不用的度假公寓,在电影节期间,房东都会招贴出租,多找几个伴,一起合租一套公寓,还可以自己做饭,又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
戛纳,一个城市不大,因为电影节出名,安安静静的一个南法的小城。很遗憾我来到这里时不是电影节或广告节的举办时节。因此,印象是“小”而“静”。据当地人说:等到节日时,这儿才不小呢。不知道那时的情景是怎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