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不服二战的“结果”?

标签:
旅游探访文化日中关系军事 |
分类: 博主视点 |
二战后的日本,由于亚洲国家的弱小和美国的庇护,因此日本战后付出的代价比德国小的多。日本所有的处境也很好,经济腾飞,一片繁荣。
第一是对欧美有些不服。
日本发动二战的基本理由就是:白人强权国家跑到亚洲来称霸,对非白人种族进行殖民统治,太不公道。日本当年所要做的,就是赶走白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让亚洲成为亚洲人的亚洲。即使从今天政治价值观的高度看,所有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都要被否定,但说到底,还是白人种族这么做在先,日本只是在受到他们的刺激和欺凌之后,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是对苏俄更加不服。
战后日本对欧美战胜国的不服,尚且受到利益和制度两方面的缓解和平衡。因为欧美战胜国尤其是美国,对日本的经济重建、政治稳定和军事安全作出了举足轻重的帮衬,同时也没有占据日本国土。苏俄却不同,它不但没有帮过日本的战后复兴,还强占了日本的北方四岛,至今不还。联系到近代俄国对东亚北亚的多番扩张侵略,日本更是愤愤不平。
第三是对中国多层次的不服。
日本难以真心接受二战中“被中国打败”这一定义,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在他们眼里很勉强。尽管许多日本人对战争伤害了中国深抱歉意乃至有罪过感,然而一提到具体案例,许多日本人又大感不服,不照单接受中国的控诉。概言之,基于这种深广的政治情绪,对安倍的战后70周年谈话,虽然中韩两国严辞批评,而日本三大媒体全国民调,结果均显示肯定者显著超过否定者。
当然,美国对中国纪念二战和抗战胜利的相关操作多次表达了不安,既有历史对照的因素,也有现实比较的因素。近年来中国最高层和官方发言人多次警告美国不要插手亚洲的事务,尤其不要介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纠纷,让亚洲各国处理它们之间的麻烦。这类主张在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听来,跟二战前日本高扬的“亚洲门罗主义”几乎同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