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1)“北海道篇”: 札幌市的印象

标签: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文化旅游徐非 |
分类: 在日本的日子 |
今天,就从北海道的首府札幌开始说起。
说起北海道的札幌,我第一次来这里还是1992年的冬天。之后的岁月里就再也没有时间来北海道了。
就像日本的很多车站的改造一样,札幌车站也焕然一新。刚下车我还真的认不出它了。
这是笔者1992年冬天来札幌市的留影。背景就是当年的札幌车站,光阴如梭。现在的札幌站恍若隔世。
这是札幌站内叫做“锺的广场”的地方,也是团体游客集合的地方。我看到日本大手的旅行社JTB,KNT等团队在此集合。可见,札幌也是日本国内游的热门城市。
听说国内的铁路车站部门也打算学习日本车站改造的经验,引进非铁路部门进入建筑主体,把车站的功能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也准备为车站建设的成本降低引入了外来资本。现在日本的主要车站大都是如此经营的。比如,札幌车站除了车站本身的功能外,还从外面引进了大型百货商店,酒店,餐饮一条街等等。这些设施都是在不影响车站乘车功能的情况下,往高层空中(大厦)和地下街这两个空间发展。实现一起设计,一起施工,外观一体化的新理念车站。不像国内的车站,属于单一的铁路部门的地盘,空中和地下都没有开发和利用,外来的服务业也进不来。
札幌市是北海道的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中心。明年春季“北海道新干线”将开通,届时札幌将和日本本土连成一体。这是札幌市的主干大街一景。
这是北海道的“道厅”(相当于中国的省政府)的旧馆的大楼。照片背景中的两座高层大厦就是现在的”北海道道厅“。
当地人习惯地称它为:“红砖道厅”。这是一座德国式的建筑。为什么不是俄国式建筑呢?不知北海道和德国有什么关系呢?
“道厅”因是公共财产,所以游客可免费自由进入参观。馆内的展出内容是“北海道的历史变迁”,“北海道的开发历史”,“北海道的物产和名物”,以及“对外交往历史”和”北方领土归还“等内容。
这是札幌的”时计台广场大厦“,我第一次来札幌就是来这里的公司公务,在这里工作了三天。再次来到札幌,当年的公司还在,就是物是人非啦。想看看以前的老熟人,可是公司的人现在一个我都不认识了。但说起以前的人,公司的老一点的社员还记得住呢。哈哈,他们翻看以前的通讯录,竟然还翻出我的名字呢。谢谢啦。
大厦的旁边就是真正的”札幌时计台“了。这可是札幌著名的一个景点。
札幌市时计台。现在是游客必去的一个旅游景点。记得当年自由进入,不收门票。现在,再次进去看看,要花费几百日元啦。
突然听到马蹄声。哈哈,在札幌市的大街上竟然跑着一辆观光的马车。来来往往飞驰的汽车竟然与它相安无事。
来札幌,札幌塔是必去的地方。虽然塔不算高,但在札幌市这里可是制高点了。登上它就可俯瞰整个札幌市全貌。
札幌不像日本其它的城市的街道,札幌市整个市区的所有街道都是直来直去,横平竖直。
札幌市的骄傲,市内最大的公园:”大通公园“。我一时起兴,下塔后竟然从公园的头部走到尾部,也就是照片的尽头处。
由于札幌塔建造的时间比较久远,因此按当时的设计是没有”展望台“的。现在这座”展望台“是后来硬”挤“出来的。是我登过的所有日本铁塔中最小的”展望台“。
这是展望台的一角。可以看到塔的钢筋架子也被埋进"展望台”里了。可见,这里面积狭小。
令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么小的地方还有一个迷你“神社”,叫做“电视之父神社”。好了,塔内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呢?你看完我上面拍摄的塔内照片的话,就等于看完了塔内的一周了。
当时从电视塔上看到的札幌市。
这张老照片就是当时的“大通公园”的全貌。
下塔时看见塔座上有很多桌椅。
一看90分种内,随便吃和喝,每人4180日元(约合250元人民币),真好。一打听,现在可以吃(当时是下午3:50分,肚子不饿),而晚饭时间的预约全部满员了。而我又是一个人,很难安排。预约担当者再三致歉说:对不起您啦。
于是,怀着对刚才俯视“大通公园”的美好记忆,带着冲动,我把“大通公园”从头到尾走了一遍。
“大通公园”和别的日本公园没有多大的区别。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长度日本第一,而且它被一来一往两条快速主干道夹在中央,设计十分独特。
北海道之母雕塑。
说实在的“大通公园”里倒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但这里的确是札幌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这就是我对札幌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