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21)“东北篇”:日本三景之一“松岛”和“国宝”瑞严寺

标签:
日本都道府县探访旅游徐非文化 |
分类: 在日本的日子 |
去松岛旅游的话,可以住在仙台,在JR仙台站乘坐电车就可以到达。由于,2011年311东北大地震,从仙台通往郊外的“仙石线”今年才修复完全通车。
日本人凡事都注重细节,这辆通往松岛的车厢就绘上卡通的形象,吸引游客。
这就是“松岛海岸”站的外面。出了车站,两边就有很多“观光案内”服务所。你可以在这里索取地图和咨询。也可以买游览船的票。
松岛,主要分成“塩灶”“松岛”“奥松岛”3大观光地区。松岛湾周围的松岛丘陵以及地势较高的区域是有名的观光地点,由生活在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者舟山万年将这些地点命名为“松岛四大观”。所谓“四大观”,分别是指:壮观:从东松岛市宫户岛的大高森所看的景色,标高105.8m。由松岛湾东端往西方眺望,奥松岛的岛群之外,可看到远方的船形山(奥羽山脉)。丽观:从松岛町富山的大仰寺所看的景色。标高116.8m。眺望南方的松岛湾、奥松岛。幽观:从松岛町和利府町境界的扇谷所看的景色。标高55.8m。眺望东南方的塩灶湾。伟观:从七滨町代崎的多闻山所看的景色。标高55.6m。眺望北方的塩灶湾、远方的松岛湾、奥松岛。
松岛是散布在宫城县中部、松岛湾沿岸以及松岛湾上的260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岛屿群的总称。松岛的景色根据地点与季节产生各种变化,景色之优美堪称日本三景之一。
松岛有所谓日本三景之一的称谓,它是在一个小海湾内由二百六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群岛,其形成也是与火山有关,是由古地层第三期第四期的火山及砂石汇集而成的松软岩石,经过海水不懈的冲击及风吹日晒的侵蚀,便形成了今日形态各异生动多端的小群岛。
这艘船是“芭蕉コースめぐり”。也就是按着日本俳句大师芭蕉先生的线路巡游。有一个关于松岛的传说,日本俳谐之圣芭蕉行走各地之后来到松岛,由于景色太美,芭蕉竟然吟咏不出一句形容松岛的俳谐。俳谐又称俳句,是一种日本的古典小诗。试看松尾芭蕉的《新叶》:何等尊贵/青叶嫩叶/在日光下。这就是当年芭蕉途经日光山时留下的徘句。
我挑选的是“仁王号”日本三景松岛湾一周的游船。转一圈就回来。
游览船有多条路线可供选择,例如仁王丸线,每隔半小时一班,收费一千四百日元。与松岛海岸相连的福浦桥,带领人们直往福浦岛。松岛既是日本三景之一(松岛与京都府的天桥立,广岛县的宫岛,并称日本三景),自是奇观纷呈。游松岛有必要游一次船河,在松岛湾码头可乘船至盐釜市,时间约一小时。
图:游船时刻,价格和游船的介绍。
松岛位于宫城县,也可视之为仙台的周边城市,是个古迹处处、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这里因昔日地壳变动而产生的二百六十多座岛屿,再加上鸣子峡,不但山形壮丽,更且冒出天然温泉,成为温泉胜地之一。
若从双观山看松岛湾口,就像一把扇子开展在海上一般,故称扇谷,蕴含着清幽之美,称为幽观。扇谷山顶上的茶亭是歇脚的好地方,又可观景。
松岛湾南方及七滨町北端的多闻山代崎断崖,堪称伟观,可饱览太平洋的波涛及其壮阔景色,以及观赏出入盐釜港的大小船,是令人衷心赞叹的美景。
松岛的富山被形容为丽观,山顶上有被杉树和松树覆盖的大仰寺,可以让游人充分玩味松岛的绮丽旖旎,细细体会静谧之乐。据说明治天皇曾幸临此山,等于是加盖了皇家级的推荐玉玺。
当然,游船河所能见到的景观是最多的。看呀!这个千贯岛,屹立在松岛湾上,其姿态一如雄狮,顾盼自如。看呀!这个形状特别的金岛,岛上的乳白色岩已被侵蚀至有几个窟窿,大至可让小艇穿越,而岛上松树茂密,一绿一白加上湛蓝的湾水,配上窟窿的穿透感,极具空灵之美。
除了可以沿途观赏松岛湾星罗棋布各个奇形怪状的小岛外,又可一游以产盐闻名的盐釜市,回程可乘坐仙石线列车返回松岛,这样就不会重复旅程了。
与松岛海岸相连的福浦桥,是一条朱红色的长桥,带领人们直往福浦岛,岛上多的是白色水鸟栖息,而周遭景色优雅,漫步其上,具恬静之乐。
难怪当年日本俳句大师芭蕉先生来到松岛看完美景后竟然被“美景”惊艳地写不出一句俳句来。他说找不出一个没词来形容“松岛”。松岛的确很美,值得中国游客前来看看。
一圈转下来,又回到了上船时的码头。等候下一班游船的客人已经排起了长队。
下了游船,其实松岛还有很多地方值得一看的。哪怕是你到处转一转也是很愉快的经历。
松岛除了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外,还开辟了很多具有松岛特色的游客步行游览线路。尽可能地让游客在松岛多停留多观光。
看了这个图就能想到2011年的311大地震时,海啸从这个喇叭口的海湾进入仙台周边,那是多大的破坏力啊。难怪在游船上,船内导游不断地感谢游客在这个时候来松岛游玩。并说由于大地震松岛上的小岛很多都已经塌陷,小岛上的松树也被海啸冲走了很多,景色不是原来“松岛的原来的模样”了。“谢谢大家这个时候来松岛”。
在松岛博物馆的毗邻,是位于月见崎顶端的观澜亭,很值得驻足。观澜亭本是伊达政宗在文禄年间,从丰臣秀吉手中受领的伏见桃山城茶室,后来二代藩主忠宗原封不动自江户迁移到此地,改为纳凉、赏月之用,观澜亭之名则为五代藩主吉村公命名。
观澜亭之“观澜”二字,未知是否取自《孟子.尽心篇》: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既是当年藩主纳凉和观月之亭,面对松岛湾,涟漪起伏,自是有澜可观。如今观澜,花三百丹便有抹茶接待。
抹茶源于唐宋时浙江馀杭径山寺盛行围座品茶研讨佛经,称为茶宴,所用茶叶是蒸碾焙干研末,即今日的抹茶。当时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习取中国文化,佛教高僧荣西禅师到径山寺研究佛学,回国后将径山寺茶宴和抹茶制法传至日本。如今的日本茶道,着重修心养性,学习礼法,其特有砌茶和饮茶规矩,使用的茶叶以抹茶为上品。
瑞严寺是日本东北地区第一名刹,是传承桃山建筑风格的伊达政宗菩提寺。其前身是由慈觉大师圆仁于828年创建的延福寺,现在的建筑是1609年由仙台藩主伊达政宗花费整整4年的岁月建造而成,此时更名为瑞严寺。
建造时据说从各地召集能工巧匠130人,建材则取自熊野山。1609年建造的“入母屋”结构本瓦顶正殿、正殿附属的唐风建筑“御成门”、蔓藤花纹和花型肘木雕刻甚美的库院回廊被指定为国宝,御成门和中门等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
寺内分布着庄严的大伽蓝,其唐风板门和栏杆、隔扇和壁龛的豪华绘画、雕刻也都非常之美。穿过山门前往正殿的参拜道包围在高大的杉林之中,充满静寂、肃穆之趣,令人忘却喧嚣。
建造时据说从各地召集能工巧匠130人,建材则取自熊野山。1609年建造的“入母屋”结构本瓦顶正殿、正殿附属的唐风建筑“御成门”、蔓藤花纹和花型肘木雕刻甚美的库院回廊被指定为国宝,御成门和中门等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寺内分布着庄严的大伽蓝,其唐风板门和栏杆、隔扇和壁龛的豪华绘画、雕刻也都非常之美。穿过山门前往正殿的参拜道包围在高大的杉林之中,充满静寂、肃穆之趣,令人忘却喧嚣。
这是瑞严寺树立的牌子:311海啸到达的地点。也就是311海啸冲击到这里。
在日本到处都有为日本国做作贡献者的纪念碑“牌”。这个是“铁道殉职者”纪念碑。日本这个民族到处都能让国民体会到为日本做出贡献者,国家时时刻刻都会记住你们的,这样一种民族情怀。
在松岛,你无论转到哪儿都有指路牌,让游客一目了然。
带着对松岛美好的记忆,就要返回仙台了。回仙台还是原来的线路。但电车是另外一辆电车,也绘着另一种卡通形象。
松岛,下次我的假期,还要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