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登欧洲最高峰“少女峰”(上山篇)

标签:
瑞士少女峰文化旅游视点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少女峰之行始于因特拉肯,这座风光明媚的山峰处在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这两个剔透如镜的湖泊之间。峰顶冰川积雪融化,滋养着山脚下的城池和村落,两座湖泊因少女峰而生,犹如少女晶莹的泪珠,柔婉美妙。因特拉肯也因为是前往少女峰的必经之地,成为全瑞士甚至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这是出发的车站“英特拉肯”火车站。从这里乘车需要换乘三段车才能等上“少女峰”。
其实整个登山过程,就是换乘登山列车的渐次递进过程。要登上少女峰,需换乘三列不同的登山火车,自因特拉肯(Interlaken)至“瀑布镇”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再经客来雪德(KleineScheidegg)至“欧洲之巅”少女峰站(Jungfraujoch),海拔高度自567米渐渐升至3454米。火车越来越小,山势渐次拔高,风景也跟着发生截然不同的转变,每一次都让人意外。
第一个换乘车站到了。登山之旅并非一气呵成,需要经过少女峰下层铁路(Berner
Oberland-Bahn,简称BOB)、少女峰中层铁路(Wengernalpbahn,简称WAB)和少女峰上层铁路(Jungfraubahn,简称JB)这三段接力而成。由于这三段铁路分属不同私铁公司,铁路轨距不同,列车无法直通运行,因此途中需要两次次换乘。不过,有如瑞士钟表般走时精确的运行时刻让不同列车间的换乘与接续都非常方便。而这三段铁路的共同特点在于全部采用齿轨铁路,通过与机车引擎连接的齿轮咬合设在轨道中央的齿轨,少女峰登山铁路的列车得以攀上陡坡。
因特拉肯是少女峰铁路(Jungfraubahn)的第一站,在这里,游人换乘齿轨火车,从密林中穿梭,慢慢攀爬向上。在这段路途中,游人能够尽情地远眺藏在密实的杉木树林背后那些山谷中精巧的小木屋和低头陶醉着咀嚼草料的奶牛,场景犹在画中。
在这里我们将换乘第二段的登上火车。
这是我们刚下车的第一站火车。它不是齿轮火车,是一般常见的那种。
这个车站叫“Lauterbrunnen”。整个BOB的线路像一个大写的字母“Y”,列车在从因特拉肯东站出发,开到茨维吕齐嫩(Zweilutschinen)后便开始分成两条线路,分别开往格林瓦德(Grindelwald)与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en)。但不管搭乘哪一条线路都能换乘少女峰中层铁路,并在山脊处的小夏戴克(Kleine Scheidegg)车站汇合,继而搭乘少女峰上层铁路直抵少女峰。两条不同的线路虽风景各异,但都同样美丽。
我们的下一个换乘车站是“Jungfaujoch”。
这就是齿轮火车的轨道。没有它火车是万万不可能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的。
这种特殊的铁路是特别为攀爬陡峭岩壁而设计的,少女峰铁路(Jungfraubahn)电车采用Strub齿轨铁路,全长约7公里,最大坡度高达25%,由瑞士铁道工程师A
这是第二段的登山齿轮火车。它的车箱比较大,等换乘第二段火车时,就是比较狭小的车箱了。
趁着还没开车,拍一张驾驶室的照片。第二段的登山之旅就全靠这个驾驶车头牵引整个列车前行。
火车一路攀爬向上,黄色的小野花也紧紧跟随,它们烂漫的样子有些倔强,势要与这里严酷的生存环境做一番恶战,拼命证明着即便再艰难也要怒放的“花朵生存哲学”。向上望去,冰封的雪山在云雾中半明半灭,摇摆不定仿若海市蜃楼。
整个坐小火车登山的过程中,让人有些招架不住的是攀登高原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当我们在克莱雪德(K
齿轨铁路直接深入隧道,穿行于千万年历史的岩壁之中,幽闭与黑暗成为了这段路途的集中体会,呼吸变得困难起来,人处于晕眩状态。这是我们途中下车休息和观光的一个停车点。
好在中途火车会停顿两次,让大家透过硕大的玻璃窗直接感受身处少女峰岩壁中的真切。我们处在横跨伯尔尼、瓦莱两地的群峰中,伸手触摸一下古老的岩壁,想象最遥远处的过去,窗外本该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却成为冰雪覆盖的山峰。
2012年适逢少女峰铁路诞生100周年,铁路运营方还特别联手瑞士知名腕表品牌天梭,在整个少女峰铁路沿线开展了倒计时活动,让过往游客见证这条伟大铁路的百年历程。钟表与铁路技术都是瑞士人引以为傲的“国宝级”成就,因此天梭与少女峰的合作也被大家视作一次天作之合。
登山火车的停车很人性化,每到一个美景如画的景点,就让乘客下车看一看。一来可缓解高山反应,二来可让游客呼吸道新鲜的空气。
能够坐火车爬欧洲最高峰已经让我很震惊了,看了介绍更加令我吃惊,这列登山列车竟然早在1912年就开始建设。1912年,正是中国刚刚经历了民国建立,军阀混战开始的年代。当我们在争权夺利、血火交织、民不聊生的时候,别人却在安安静静搞建设、踏踏实实谋发展。
费了半天的劲,到了2865米海拔处。“EIGERWAND”。
终于到了换乘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的齿轮火车了。少女峰就在眼前了。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2/1112/62185.jpeg@960x640
资料上的“最后一段”的齿轮火车。
想起了一句话“无限风光在险峰”。
剩下的齿轮火车路线就是图片中的“2”线路了。
图片看上去很陡峭,其实实际的齿轮轨道在这一段里几乎都在隧道了。也就是把很多险隘的地方用隧道挖直和平坦了很多。
眼前的玻璃生出雾气,窗外也已经是冰雪世界了。少女峰就要到了。
这是“少女峰”山顶的车站。是在海拔4000多米高山上开挖出来的一个隧道车站,世界独一无二。
“少女峰”,欧洲最高峰。此处的海拔3454米。
下一篇是“少女峰”的山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