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夜游“布拉格广场”

标签:
欧洲捷克布拉格教育旅游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布拉格这个名字来自于德语,意思为“门槛”,原因是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好像越过一个门槛。也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建城时,建筑师来这里勘察,遇到一位做门槛的老人,建筑师被老者那种异常认真、仔细的态度所感动,便在此城建成后将其命名为“布拉格”。布拉格大致分为5个区:布拉格城堡及其周边、小区、旧市区、犹太人区、新市区。伏尔塔瓦河将城市分为两部分,两岸散布着很多景点,十几座宏伟的大桥横跨在河上。
很多人都知道一首蔡依琳的歌,《布拉格广场》,歌词写得挺美的,特别是那句“美得我不敢再看”,很能煽动情绪,“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布拉格的广场无人的走廊,……布拉格的广场拥挤的剧场,……”----现在我就站在布拉格广场,环顾四周,再听一遍MP3里的这首歌,哈哈,我上当啦。
布拉格是有名的音乐之都,几乎每天都有音乐会在这里上演,每年5月12日开始举行的为期3周的音乐布拉格春季音乐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欣赏。这也是一个文学气息弥漫的国度,如今仍保存着诗人聂鲁达旧居,卡夫卡的墓园,米兰·昆德拉也以这里为背景写下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布拉格的美,主要在于她大量来自不同时代的经典建筑物,而旧城广场则无疑是最能展现布拉格多样建筑风貌、将她是欧洲历代建筑博物馆之美名给充分诠释的地方。除了最引人注目的、建于1410年的市政厅大钟楼以及哥德式的迪恩大教堂之外,站在广场上还可轻松欣赏到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格的华宅、古典式的大窗、新艺术式的装饰以及各个不同时代的粗刻雕饰等。最棒的是,置身在这样的一个广场,其实并不需要你有雄厚的建筑知识为后盾才能有资格欣赏,即便是一个不懂建筑的纯粹旅人如我,一样能够沉浸在让人目不暇给的建筑之美中。
旧城中心的老城广场,从十一世纪的市集发展而来,从周围的建筑上,也能感觉到历史发展的痕迹。看一百年以前的图,和现在差不多,没多少变化。这里四周有商店,商亭,酒吧和餐馆最多,铺了很多露天座位,虽然贵,坐一下,还是很惬意的。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可别错过错过了整点时间的两个旧城广场经验,一是在地面市政厅大钟楼前,另一为登上69.5公尺高钟楼顶楼。这个钟楼墙上建于15世纪、如今依旧能够准时报时的天文钟,其运转乃是依15世纪时的“天文学地球中心论”为原理而设计,最下层是极为特殊的月历钟;中间的那层是时钟,计时之外还记载着日月消长;最上一层就是大家整点经验的重头戏。
这就是著名的布拉格广场的“天文钟”,它位于老市政厅大楼上。
这座著名的天文钟,显现着日月星辰的轨道,还有正点报时,小窗门打开,耶稣十二门徒会转出来,还有公鸡打鸣。天文钟上面有几组雕塑小人,有不同的含义。游客们聚集在天文钟前等待报时,人头攒动,声势甚为浩荡,很多人期待过高,几秒钟的机关表演完成,会有人发出感叹“原来就这?”,不过,平心而论,那设计和建造,的确很精妙绝伦。
很多朋友、游客,都来寻找“布拉格广场”,还有“许愿池”,以及韩剧《布拉格恋人》里面说得“许愿墙”。我们被无数次追问,我们就无数次打破别人的幻想,很不浪漫地告诉人家,根本没有“布拉格广场”,布拉格没有许愿池,也没有许愿墙。为了负责,我们专门看了那部韩剧的布拉格部分,找到那个所谓的“许愿墙”,原来是市中心老城广场中间,扬·胡斯雕像的底座,被摄制组租用,上面贴满情人们的留言纸条,生造出一个许愿墙,忽悠了很多善男信女。
布拉格全城拥有各种风格的建筑。1992年,布拉格全城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
站在布拉格广场,你环顾四周,再沿着广场周围转上一圈。你丝毫也感觉不到这个城市,是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小资和物质丰富,以及所有的一切和一切,都完全资本主义化了。
布拉格广场的历史故事很多很多,但对于现在的捷克人来说,都成为了一段历史。他们说现在的“资本主义”虽然有各种问题,但他们很幸福很自由。捷克人现在过得很富有,也很满足。
布拉格的夜已深了。但广场的一角,仍有现烤现卖的“捷式”烤肉。捷克虽无加入欧元区,但欧元可随意使用。捷克毫无疑问,经济已完全自由。祝捷克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