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

标签: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施华洛世奇杂谈旅游徐非文化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小镇瓦腾斯(Wattens)是施华洛世奇水晶在全世界仅有的两间工厂所在地。就像可口可乐守护着配方“X”那样,施华洛世奇公司至今仍保持着家族经营方式,把水晶制作工艺作为商业秘密代代相传,至今他们仍然独揽多个与水晶切割有关的专利。图为:施华洛世奇公司大楼。
这个巨人正是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在1995年百年华诞之际,依山而建的“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从巨人的嘴巴走进去,游客们的眼前立即豁然开朗。在占地两万平方英尺的游客中心里,有七个不同主题的地下展馆。那些由名师之手设计而成的水晶作品固然流光溢彩,但参观者们往往会在重达135磅的世界最大水晶面前惊叹不已,又或者在由12吨彩色水晶砌成的水晶幕墙处流连忘返。
施华洛世奇的创始人丹尼尔·施华洛世奇(Daniel
Swarovski)那超越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丹尼尔1862年诞生于波西米亚伊斯山一个小村庄,那里一直就是传统的水晶玻璃加工区,但基本是手工作业。丹尼尔·施华洛世奇于1956年过世,享年94岁,他身后留下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家族。目前,施华洛世奇家族的成员已超过150人,其中有28人在公司内从事高级管理工作,并由6人构成公司的最高决策和管理层。
为保证自己发明的技术和机器不被同行窃取,丹尼尔一方面申请了专利,另一方面不惜背井离乡来到奥地利的瓦腾斯,这里地处阿尔卑斯山(The
Alps
)腹地,流经的莱茵河带来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以为水晶切割机提供动力。而且比起波西米亚来,瓦腾斯离当时最大的水晶消费地、时尚之都巴黎(Paris)更近。1895年,丹尼尔与弗朗茨·魏斯、阿曼德·考斯曼两个合伙人一道正式建立了施华洛世奇公司。
施华洛世奇公司的发展初期,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适逢一个战乱频繁、经济动荡的年代,但丹尼尔向来善于在逆境中寻找新路,而无名小镇瓦腾斯也成为了令丹尼尔事业腾飞的风水宝地,不但帮助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产品打开了市场,而且还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
但当好奇的游客提出要到不远处的水晶工厂参观的时候,就会遭到工作人员礼貌的拒绝。他们会告诉你,施华洛世奇水晶制作过程属于商业机密,不向外来者开放。
施华洛世奇成立于1895年,由丹尼尔·施华洛世奇于奥地利始创,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晶制造商,每年为时装、首饰及水晶灯等工业提供大量优质的切割水晶石。时至今日,施华洛世奇集团全球雇员共有一万四千二百余人,在世界各地有超过四百间施华洛世奇水晶轩,其中上海便有近三十间,2007年,该集团的营业额高达十六亿一千万欧元,业绩为全球同业之冠。
在奥地利西部蒂罗尔州首府因斯布鲁克东行十几英里处的瓦腾斯(Wattens)的小镇,这里地处偏僻的阿尔卑斯山麓,人口也仅仅几千人,但每天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来,为的是看看那个造型怪异的阿尔卑斯山巨人。
今天游客们只要在瓦腾斯的“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里转一圈,就能了解这些产品是多么地贴近人们的生活。
自本世纪初,施华洛世奇的仿水晶石已经在世界各地被认定为优质、璀璨夺目和高度精确的化身,奠定了施华洛世奇成功的基础。施华洛世奇的魅力源自材料的品质和采用的制造方法。至于独特制法的详细情况,则不会向外人透露。
施华洛世奇“银水晶”系列设计精巧,款式别出心裁,包括有动物,烛台及其他案头摆设,现时,在世界各地超过-万二千间施华洛世奇专门店均可买到银水晶产品,至于产品系列则包罗逾一百二十种。
施华洛世奇水晶分为成品和半成品两大类,成品通常在专柜销售,价格非常昂贵。半成品水晶也称DIY水晶,品质无二,价格却低廉得多,但至今仍不广为国人所了解。施华洛世奇的DIY水晶有自己的系列标志和编号,每款水晶都有相应的编号。
施华洛世奇的产品,以各种动物造型闻名。特别是在北美,各种造型的动物常常被当作工艺品摆进玻璃橱。而在亚洲侧被当作各种装饰品配戴在身上。
现在的“施华洛世奇”除了制造各种装饰品外,还参与或代理各种品牌地产品,从而使“施华洛世奇”的领域更加广阔。如:手表,吊顶和包具等等,都能看到“施华洛世奇”的身影。
在这里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大聚合,各国人都兴致盎然地选购“施华洛世奇”的产品。
这件“施华洛世奇”的水晶+珍珠项链价格不菲。听见几位日本小姐在此议论纷纷,最后一句“高い”、”高すぎ”没有出手。好东西的确很贵啊。
在因斯布鲁克市区,有一家施华洛世奇的专卖店。这里因和施华洛世奇工厂同城,所以店里所售的都是最新设计出的产品。
目前,在百货商店里设专卖店和专柜仍然是施华洛世奇水晶的主要营销渠道。图为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家“施华洛世奇”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