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

(2012-03-11 05:09:27)
标签:

杂谈

休闲

文化

徐非

日本

东京

教育

分类: 博主视点

    去年的今天,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史上最强烈的地震和浪高15米的海啸后,透过电视画面看到的灾民不是呼天抢地、不是纷纷去抢救灾物资,更不是趁灾抢劫,而是处变不惊、秩序井然地面对瞬间来临的。灾难中日本人所自然表露出的自我管理能力,连近年饱受风灾的美国人也都自叹不如。

   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图为:东京台场。


    但究竟日本是如何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成为亚洲与世界典范,着实值得研究。其实,日本社会的教育,源自中国范鋐所作的著作《六谕衍义》。“六谕”是明太祖颁布的的教育经典,包括“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6方面。《六谕衍义》后经琉球传至日本,成为江户时期广为普及的课本。进入近代以后,“六谕”的主要内容贯穿在《教育敕语》之中。二战后,日本社会结合机制重塑了公共与个德,《六谕衍义》中的传统、修身的相关内涵,仍在战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被传承下来。日本的电视剧中,也能觉出浓浓的传统味道。这是只看到日本“脱亚入欧”一面的学者,一味鼓吹抛弃“旧”的学者,所忽略的一个事实。观念与自律能力当然不是靠刻板的塑造的,但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譬如,日本的街道最干净,但垃圾桶少,如果遇到周围没有垃圾箱,大家都会自动自觉把垃圾带回家丢。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图为:日本富士山。

                            (1)生存环境导致日本人必须团结一致

   日本人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其生存环境造成的。日本人生活在一个四周环海、面积不大、多山的狭长岛国里,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5%左右,矿产资源贫乏,而且地处亚欧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饱受台风、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日本人只有团结起来,借助群体的力量,共同抵抗天灾,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日本人的房子紧密相连、彼此支撑,就是为了抵御风灾。面对大海和贫乏的自然资源,古时候的日本人多依靠出海捕鱼为生,而这种工作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凭借团体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因此正是不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人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团队精神。

 

                            (2)社会约束要求日本人绝对服从集体

   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对日本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久而久之,日本社会形成各种行为准则,用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些准则都是自发形成的,人们遵守的程度非常高,约束力也非常强。一旦某人违反了这些准则,就会受到周围人的一致指责和唾弃,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不例外。在日本的乡村,到了傍晚,大家都回家后,一旦发现某个人没有回来,全村的男人都会提着灯笼去找。这样的情形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日本人多么重视团队。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

图为:东京彩虹大桥。

 

★附录(1)案例:日本机场的特殊风景

    日本的机场有四个特色。第一是夏天温度最高。机场是一个国家的大门,代表国家的形象。机场的设施如何,影响着人们对整个国家状况的判断。如果一个机场设备先进,秩序井然,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安定、繁荣;相反,如果一个机场又脏又乱,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给人以贫穷、落后的印象。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尽量让自己的机场保持最佳的环境。比如,一到夏天,世界各国的机场一般都会把温度调得很低,以便让人们感到凉爽,但是日本的机场是个例外。夏天日本机场的室内温度是相当高的,为什么?因为日本提倡节约能源。在日本人看来,节约能源是个正确的观念,全国上下都在执行,机场又怎么能浪费呢?对日本人来说,只要确定目标,不管有没有硬性规定,都会全面地、一致地实现目标。

    日本机场的第二个特色是准备登机的日本人神态奇特。很多国家的人都有登机的经历,唯独日本人最紧张。在飞机场准备登机的日本人全神贯注,如临大敌一般。不仅在飞机场如此,在火车站也是一样。列车进站时,工作人员都是立定站好的,没有人敢乱动,仿佛正经历庄严神圣的时刻。

    第三个特色是日本人的服务态度世界一流。如果你要向他们咨询事情,他们在回答之前就会先给你鞠好几次躬;讲话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鞠躬;讲话结束后,他们还会向你鞠躬送别。鞠躬好像已经变成日本人的习惯性动作了,有人甚至说,日本人之所以腰很细,就是因为他们一天到晚做腹部运动。

    日本机场的第四个特色是航班准时。我们中国人所谓的准时多数情况下是指时间差不多,比如说,火车12:00到达,实际上经常会晚一两分钟。很多人时间观念不强,说是准时到达,却常常迟到,而且会找出上千个理由。而日本人则不同,说是几点几分,就是几点几分。在日本,如果预约出租车,出租车一定准时报到,不会差一分钟。我很好奇,因为交通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很难控制,出租车司机是如何做到分秒不差的?司机老实告诉我,分秒不差地到达是谁也做不到的事情,他提前十分钟就到了,一直躲在树底下,等到时间正好才出来。

    日本社会的这种高度一致性使得日本企业的员工都不敢跳槽。跳槽在美国是平常事。美国的年轻人进入某公司后,两年得不到升迁,他就会跳槽,因为他知道在这里没有希望。但是,日本企业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员工一进入公司,就会一直工作到退休。

    每一个民族都有高度的约束力。中国人的高度约束力是什么?那就是中国人很现实,重功利。美国人不同,美国的学生并不喜欢读书,因为他们考大学很容易,当然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除外。美国人大学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就可以轻松地生活。他们认为职业没有贵贱,所以不必辛辛苦苦争取高薪工作。

    中国人也常说职业没有贵贱,但是心里还是有贵贱之分。所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读名牌大学,以便将来找个“好工作”。在美国,问一个妇女,她的丈夫是做什么的,她会诚实地告诉你。而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妇女在谈到自己丈夫的时候,如果她丈夫所从事的工作不能使其面上增光,她就会含含糊糊地说:他有他的事业……

    中国人还有一点势利眼。美国人看到一个小孩子,只会问:“你叫什么名字?”而中国人却常问:“你爸爸是谁?”有个穷爸爸还是有个富爸爸,境遇截然不同。这种差别使得中国人从小就很争气,一定要出人头地,不然一辈子让人家看不起

    日本人为了保持这种社会约束力,在教育方面花了很多的工夫。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服从集体。日本大多数时候天气都很冷,但是,日本的小学生都穿短裤。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象:一队小学生来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如果红灯亮了,就排队等着,冻得实在受不了,就蹲下。等绿灯一亮,又都站起来,动作非常整齐,根本不需要有人发号施令,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一致性的行为。

    我曾经问过一个日本人敢不敢闯红灯,他说:“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基本上日本人是很少闯红灯的,但是如果我所在的团队闯红灯,那我就跟着闯。”可见,日本人的高度团结,是经过长期的培养所形成的,并非天生如此。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是世界一流的。当然,现在已有所变化。我认识一位日本人,他在英国牛津大学当教授。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看到一群日本人正走过来,他毫无动静,没有任何表现。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打个招呼,他说:“我没有必要打招呼。日本人应该稍微调整一下,为什么到哪里都是一群人,难道是在标榜什么吗?他的这种想法已经超出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这说明,一个人难免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改变价值观。全世界所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互动,都在发生一些变化,很少能够完完全全保留以前的东西,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

 从“东京塔”上,鸟瞰东京都一角。

 

        (3)愚忠造成了日本人盲目顺从,过分忠诚、盲目顺从,后果可怕!

   日本人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有其先进性和优势,但由于其走向了一个极端,所以也存在着诸多负面效应。过去,日本之所以能举国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日本人的愚忠和团队精神造成的。当然,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日本团队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服从意识,没有太多的个人意见”的特点,势必导致了无论对错团队成员都盲目听从上级命令的极端性。世界上最具人性化的管理其实是中国式的管理,而日本人对企业的态度只能称为愚忠。过分忠诚不是好现象,决策错误的时候会造成很大的祸患。中国人也重视忠诚,但反对愚忠。愚忠的人盲目地听从上级的命令,不会自己判断对错,这种人是典型的奴才。不仅如此,在日本的企业中,同事之间,年龄和职位较高的人有着很高的权威。只要一个人比其他的人年纪大,哪怕只大两个月,他就成为团队的领导者,而不论其能力如何。

     日本人的忠诚还表现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有一次一位在日学者去日本的公司讲课,日本公司的培训课课长陪了他一天。后来有人告诉这位学者,这位课长已经调到菲律宾去了,第二天上午就要离开,今天是最后一天在日本上班。此事很令人感动。要是中国人的话,就会说:“我明天就要走了,今天就不陪您了,抱歉。”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日本人却认为,这是他的工作,他要有始有终。这一点很值得敬佩,但并不值得学习。因为这种做法除了使自己很辛苦外,并没有多少价值。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

 图为:大阪的道顿崛一角

                      (4)服从集体,不敢表现,饱受压抑

    在日本,人们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会先介绍自己的企业,然后再介绍自己。这种人与企业的高度结合,其实并没有多大价值。日本企业界有一句话,任何凸出来的钉子,都要把它打进去。就是说,不能有个人的表现。所以日本人的考核没有个人奖惩的内容。

   一个美国人到日本去创业,聘用了二三十个日本人,并用美国式的方法去考核他们。某个部门有六个人,他奖励了其中的三个人,结果,其余的三个就要辞职。他们认为,老板既然没说他们做得好,就意味着他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好当然要辞职了。可见,个人考核在日本是行不通的。日本人进入企业以后,要经过长期观察,完全透明之后才会得到升迁,因此升迁得比较缓慢。日本企业的课长绝对比美国企业的部门经理权力大得多。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图为:东京新宿歌舞伎一番街。

                     (5)失去自我,忙于工作,生活艰辛

   很多日本人工作在一起,休息在一起,吃饭、娱乐甚至连洗澡也在一起,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如果和公司以外的人交往,除非是被派定的任务,否则便有通敌的嫌疑。所以,日本人是相当封闭的,很少接触到外界的信息。

   而且日本人长期过集体生活,将私人生活和集体生活混为一谈,有时候会觉得没有自由,但有时却觉得和大家在一起比较省事,不必花心思。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逐渐丧失了独立行动的能力,个人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单独一个日本人,经常表现得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日本人跳槽离开公司后,原先的同事对他不谅解,见面时不是不理睬,就是冷嘲热讽,使他觉得自己是公司的背叛者。而新的公司也不接纳他,他只好孤零零地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日本人即使是因公暂时离开公司,也会担心和同事疏远,而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他们一旦被公司派到海外,大多有“被放逐”的感觉,注定会在海外流浪,不可能再回去。因为离开公司后,一切人际关系都切断了,回去也无法适应。

   我发现,很多日本人下班根本不敢回家,这点和中国人大不相同。在中国,丈夫回来晚了,妻子会很不高兴;而在日本,如果丈夫回来早了,妻子就会抱怨:“你这么早回来,我会很没面子。”日本人回来得晚,表示他受器重,要经常加班,而回来得早,表明他整天无事可做,不被公司重视。这种偏见,使得日本人下班后,宁可在外面闲逛,也不敢回家。所以真正了解日本人后,会觉得日本人很可怜。日本的女人通常会说,她一辈子嫁两个丈夫,一个是她真正的丈夫,一个是她丈夫的公司。总之,日本人完全没有自我,受到很大的压抑,做人很痛苦,做事很紧张。很多日本人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了才下班,家里的一切都和他没多少关系,更别说享受亲情了。

 

【311一周年】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的素质让世界惊叹!

图为:东京银座四丁目。

 

★附录(2): 日本在世界的国家形象:

    从提振“文化软实力”到“文化兴国”,应是这次“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和目标,其中包括两大课题:一、重建社会道德、提升国民素质;二、大兴文化产业,提高国家的柔性影响力。在这两方面,笔者以为不妨重走“以日为师”的道路。

    或许会有许多年轻人不解,今日中日国力已发生逆转,为何仍要以“小日本”为师?其实,看看在今年3月世纪大地震时日本人的表现,再看看国际社会如何评价日本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发祥于日本的流行文化如何席卷全球的数据,就不难明白笔者主张的依据了。

    自2006年开始,美国《时代》周刊在56个国家进行的“国家形象”调查显示,日本连续5年稳居世界榜首,中国排在第五,落后于第三的新加坡。此外,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在27个国家调查被访者对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7国的观感,日本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力”方面排在第二至第四位,在亚洲国家中居首。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国认为日本对世界具正面影响的比例为57%,负面的则有20%;认为中国正面的有44%,负面的也有38%,尤其是世界13个主要国家对中国的评价,一律负面多过正面。另外,由位于悉尼的“经济和平研究所”主持的“世界和平指数”排名,在153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连续两年排名第三,中国则远远落后,排在第80。

    虽然日本在经济上“失去了20年”,但当今的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社会最稳定的国家。我国在过去10年来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其实日本在这方面是先行者。

------------《日中大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