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家中很少吃芋头,因为不知么样吃。只到有一天,女儿在母亲家吃了一次芋头后,才开始吃它,不过不是作为菜肴,而是作为主食来吃。吃法很简单,就是将芋头蒸熟后,沾上白糖来吃,女儿和冒号都很爱这一口。不过我一贯不喜欢吃甜食,因为是我掌匀,吃什么是我说了算,所以吃的不算太多。这样掉掉欠欠的隔三叉五的吃上一餐,冒号和女儿
还老是想吃它。
后来在同学的菜地种了芋头后,每年要收获几十斤,吃芋头就不再是有次数的,而是经常吃,这样吃了一段时间后,谁也不想吃它了。收了芋头后,也总是大多送人,本来是不想种了的,可湖边那块地地势太低,除了种芋头这种不怕水的作物,也实在不好种别的,而且芋头很溅很好种,除了上一次底肥,再也不用管它,只等收获就成,故每年都种了一块。
一次菜地劳动,同学她家渔塘有几个人钓鱼,同学就让冒号去陪酒。同学做的是家常菜,其中一道菜让所有人赞不绝口,就是芋头汤,每个人尝了第一口后,筷子就不由自主的、接二连三的往那道菜去招呼,有人还捷足先登的舀上一大碗慢慢品尝。不一会儿,好大一盘汤就见了底。
我问同学是么样做的,她说很简单,就是买上半斤五花肉,切成片先放在锅里炒出香味,再放上竽头,一起用小火慢慢煨。她是柴火灶,前后两个锅连在一起,烧好后就放到后面煨,前面炒菜,其它的菜炒好了,后面锅里的汤也好了。她说这是一道典型的农家菜,简单好做味道美,而且用别种方法做不太好吃的母竽,用这种方法做一点不影响口感,反而更加香、更加甜、更加糯,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回家后赶紧找出几个大母竽,同学说是要切园形,看看太大,又从中间剖了一刀,成了半园形,这图形不太美观,我曾问过同学为何要切成园形,她说一是节省时间,二是尽量保持原生态,这样好看更好吃。由于人少量少,所以只用了二三两五花肉,没办法,家中人都说肉是药引子,没肉的菜不好吃,有肉的菜则是光吃菜,不吃肉,故少放为妙。按同学说的先在锅里大火煸炒五花肉,再放竽头一起翻炒,最后放在电沙锅里,选择自动档,经过五六个小时,竽头汤就煨好了,洒上几片翠绿清香的香菜,一道原汁原味的美味农家汤就做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