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州】大河,中原文明的血脉

(2011-04-15 19:35:07)
标签:

黄帝

河南人

大河

轩辕丘

古都

郑州

真切

中原大地

分类: 寄景抒怀
http://s4/middle/4cfed891ta0f3726703a3&690

    08年的八月下旬,在路上眺望到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那个“天”。卡日曲自青藏高原而下,至甘南州回转。在兰州附近的河口处于西宁方向而来的大通河交会,夹杂着泥沙奔进了黄土高原。流经内蒙孕育河套,一路咆哮,过荥阳桃花峪后河面拓至数里宽,数千次改道,最后终结在山东东营处涌入渤海。变迁无常的他绵绵而延了5464公里,一路的奔劳哺育了我们的先民,也留下了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

http://s5/middle/4cfed891ta0f372671044&690

    自炎黄之始,从蚩尤、长平、官渡之战秦末楚汉鸿沟之争,到民国时期炸花园口以抗日军。黄河流域的诸多故都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安阳,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八大古都黄河流域竟占走了五个之多。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文明顺水的流溢?这其间的缘由使“中原大河文明”逐渐的明朗在了我行走的版图中。

http://s6/middle/4cfed891ta0f37257c975&690

    之后的某一日,自金城经长安回京的途中,郑州留住了我的脚步。郑州,这个夏商时代黄河流域最为繁华的地方,这个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排名第一却至今仍被人不得理解的一座故城。郑州,中原腹地,黄河冲积扇平原顶端,西依嵩山北临黄河东南平原辽阔,风水绝佳之地自是产河图洛书之所。明代冯振曾云“管叔东封土一丘,不知何代却为州”,甚是甚是。历史的灰飞烟灭随着久远而愈加久远,留下的仅仅是在城区中寻觅很久方才找到的一方土丘。何时为州何时为丘?

http://s11/middle/4cfed891ta0f3724896aa&690
 
    著名之德化街。

http://s4/middle/4cfed891ta0f372395103&690

   好友姓郑,为其追至本祖竟是河南荥阳或新郑人士。“黄帝,生于轩辕丘,故曰轩辕氏”,“黄帝轩辕氏,居有熊”。“有熊”既为今郑州附近新郑一帯,自译为“新郑之地有轩辕丘,黄帝居于此”。好友取名郑轩或许是追其本意吧。
    中原文明在河南造就出了这最聪明的一族人,却也屡屡惹人争议。人嘛,哪里都有好有坏,不可一概而论。

http://s11/middle/4cfed891ta0f372764dda&690

    河南人将黄河亲切的称之为大河,河之大是诸多溪曲所不及的。这大河的河道遍布了整个黄淮海平原。数千年来大河旁的子子孙孙们无数次的迁徙,至河北至山西至安徽至湖北。有的甚至跨过长江仅为躲避那百年的黄泛。可更多的人还是守在了他的身旁。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决九川,距四海,疏山导曲,让大河的子民世世代代的延续至今。河南人是爱大河的,那种大河流域的自豪感是他地所不及的。河南人是爱大河的,那种对大河的亲切感亦是他地所不及的。暂不论河南人的是与非,至少在祖宗面前他们问心无愧。

http://s14/middle/4cfed891ta0f372487eed&690

    在郑州停留了四日,访故友、寻遗迹、游黄河、观二七纪念塔。第一日彦峰来接站,一年不见相见依如旧。浑浑噩噩的坐了一宿的车,见到老友时方才有了些精神。彦峰还是很瘦,但壮实了很多。这个我曾经最担心被风吹倒得兄弟,如今也已在军中顶立天地,欣然欣然。第二三四日无非是游览,有老友作陪走起路来固然顺畅了很多。

http://s5/middle/4cfed891ta0f37257bfd4&690

    郑州城中今时仍旧保留着一段商代遗留的城垣。残垣断壁被破旧的平房包裹的严实。若不是一些拆迁倒塌后露出些空隙,还真难寻访到古老的遗存。一段城垣,将郑州商城的历史追溯到了3600年前。这座甚至早于殷墟的古城,在历史不停的兴废中堙没又展露。正因如此,郑州城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大河流域的中心,成为了这条血脉的动力之源。走在商城土丘之上,体味着几年前的巡城守卫。短短的几百米土坡坡,还是把人勾入了时空的漩涡里。眼前这个在冷兵器甚至都还未成熟的时代的土城墙上,嘶吼声不绝于耳。

http://s14/middle/4cfed891ta0f37266fafd&690

    大河之势不做细述,有图自比文字感受的真切。只言一句:浑黄的大河,中原文明的血脉。浩浩荡荡自天而来,奔奔腾腾入海而去。沉沙抬河高,穷千里俯览中原大地。
    文至此而结,言论仅侃侃概概。阅者不必多意,自应报任尔东西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