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坐门诊是否需要如此“过度防护”?
(2020-08-07 10:50:35)
标签:
杂谈健康 |
医生坐门诊是否需要如此“过度防护”?
天气骤冷骤热,我的高血压又波动起来。在家测过几次,都显示过高,但又拿不准,便寻思去医院,找医生诊断一下。据说医生用的水银柱血压计比家用电子血压计要准确得多,同时医生的操作自然更规范。
那天上午,我去了本市最好的一家医院。扫码、测温、填表、挂号、交费,完成这套动作差不多用了10多分钟。疫情还没完全消退,尤其是西方国家疫情正烈,输入风险很大,作为医院,就医程序严格保险点,人们都能理解。
我挂的是心血管内科普通号,因为只想请医生测量一下血压,不想用过多时间排队候诊。大约还是等了10分钟,便听到广播喊我的名字,我立即起身奔向诊室。
诊室不大,进门顺墙放了一长条凳,大概是供患者就诊时坐的。条凳前靠右墙横着摆了两张诊桌,朝外诊桌又紧挨着放了一张长条桌,将诊室隔成了内外两个空间。医生坐里边的一张诊桌,与患者相隔横着两张桌子的距离。医生约摸有40多岁上下,戴着口罩和透明手套,防护得相当严密。
我隔着桌子陈诉了病情,要求医生给我测一下血压。医生说,在家测过吗?我说测过了,比较高。“那就行了嘛,开药给你吃”。经我再三请求,医生始从右边桌下的边柜里拿出了血压计,放在条桌上,并不是那种水银汞柱的,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与我家里一样。我伸出手臂,等着医生给我测量。医生却说,你自己搞嘛,很简单的。我只得自己操作。医生只倾身向前看了一下测量结果,说确实是有点高。
我看出来了,这位医生是怕病毒传染,不愿与患者有任何肢体靠近或接触。我感觉这位医生是否有点过分小心谨慎?疫情都过去几个月了,本市一直也没有新发报告,人与人稍近些接触,不应有什么大问题。何况我与医生都戴着口罩,医生还戴有手套,当是万无一失,在绝对安全范围之内。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诊疗范围与身体感染源相去甚远,都是这样的畏首畏尾,甚至连病人的血压都不敢测量。那感染科、口腔科、五官科的医生岂不是无法工作?
我心里揣着这些想法离开了市医院,用水银汞柱测量血压的目的也没有实现,怅惘之中,我又想去其它医院碰碰运气。我想去与这家医院规模相当的市中医院看看。去看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中医院脑病科的医生除了戴有口罩之外,基本上没有其它防护。更让人感觉亲和的是,医生态度诚恳耐心,对患者的要求有求必应。医生用的是水银汞柱血压计,与听诊器合在一起使用,患者要求怎么测就怎么测,左臂右臂反复测量,共计测量四次之多。看到医生这么耐心细致,我感觉甚是欣慰。
同是医院,同是医生,同是心血管专业科室,同样经历过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为什么有着截然相反的服务态度和言行举止?我没办法做出解释。只是疑惑:如前一家医院的那位医生,隔着那么远距离看病,能履行好医生的职责么?医生不愿近前诊断,不敢触摸病人患处,怎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