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千手拂云千眼观虹》:六位大师的人生比较

(2019-11-22 14:38:39)
标签:

杂谈

文化

读《千手拂云千眼观虹》:六位大师的人生比较

 

近日读到一本书《千手拂云千眼观虹》,是著名散文作家卞毓芳先生的作品。书是2011年出版,我是新近才读到,觉得颇有些意味。

书中写了六位大师,国学大师季羡林、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钱学森、数学家陈省身、地理学家侯仁之、翻译家文学家杨绛、水利学家黄万里,都是如雷贯耳、需得粗体大写的名字。写这六位大师所选择的角度很新颖:对他(她)们的人生历程进行横向比较。

不同于个人传记。个人传记往往视野较窄,虽能细致入微的对人物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描述和介绍,但缺乏横向比较,难以让读者准确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人物。在比较中写人物,可以让读者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收获,比之个人传记,可读性也大为增强。

也不同于《南渡北归》中对大师们的描写。《南渡北归》着眼于特殊时代背景下大师们的表现和人生选择,着重于大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是对民国知识学术界大师级人物全景式的展现和描写。《千手拂云千眼观虹》选择的是六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着重写人,探究个性对人物命运的作用,分别从童年、少年、青年、事业、婚姻、建国、反右、文革、七十、八十、九十等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典型表现进行比较,使读者更能加深对这些大师的认识和理解。

何以定名为“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卞毓芳先生在后记中有一个解释,大意是:“千手拂云”可以理解为拨开迷雾、寻求真相,因为这些大师们每位都有着丰富的人生,深遂而又奥妙无穷,即如“季羡林之谜”,需要探究开掘发现。但又不仅仅限于这些,六位大师走过近百年的缤纷历史,人生多姿多彩,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读者可从各自的体验出发,对大师们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即如“千眼观虹”,既提升丰富了人物内涵,也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与胸襟。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史料祥实,细节精彩,令人信服,就本人的读书体验看,很好的体现了卞毓芳先生的上述追求。

《千手拂云千眼观虹》的文字很讲究,堪称精雕细刻,富有韵味,读起来不啻是一种高端享受。即如杨绛的出场:杨绛从历史深处的无锡走来,这是一个书香门第,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在西湖边做过小官,恰如白居易吟咏:“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又如陈省身的个性细节刻划:你注意到吗?陈省身善于走直线,三步两步,就走到别人前面,这一半应归功于数学天赋;剩下的一半,则应归功于直觉——是的,我认为就是直觉,这品质与生俱来,旁人纵然想学也无从学起。希腊人爱说“认识你自己”,陈省身清楚知道自己是谁,懂得在关键时刻如何迈步。字里行间,意味深长,引人遐想。

书中选择这六位大师进行比较,颇具匠心。其一,他(她)们都生于1911年,且都是下半年出生,而这一年恰是民国的开始。其二,他(她)们都是95岁以上的高寿,是近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其三,藉贯都是在中国的东部,两位山东,两位浙江,两位江苏,他们在学术上能出人头地,地域也是因素之一。其四,小时家境大都富有,季羡林除外,说明富有家庭较易出人才。当然“寒门也可出贵子”,但机率要小得多。其五,都有留学经历,两位留美,两位留英,两位留德,视野与学术成就是相辅相成的。其六,性格不同,个人命运相异。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对比,颇能引人深思,既有效帮助读者深刻认识和理解大师,又让读者在思索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读《千手拂云千眼观虹》:六位大师的人生比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