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为什么没有简称?

(2019-09-27 10:53:29)
标签:

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为什么没有简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国号有没有简称?似乎有。那简称是什么?中国?共和国?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似乎都不是。没有简称?其实,当初在确立国号时,是有简称的,后来经过一番讨论、权衡、征求意见,最后确定不要简称。读到《炎黄春秋》上的一篇文章,对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的介绍。

1949年9月25日深夜,来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各方面知名人士收到了由周恩来、林伯渠两人联名的午宴请柬:“9月26日上午11时半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并商谈重要  问题,务请出席。”

请柬中所说的“商谈重要问题”是什么呢?

原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人在筹备建国时,虽然将国号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同时又加上了“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号。在政协主席团常委会讨论这一方案时,对要不要后面的括号,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该要,有人认为不应该要,双方争持不下。于是,主席团常委会就请周恩来向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征求意见。

26日上午11时半,会议在六国饭店准时召开。周恩来首先讲话说:“今天请来赴会的,大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前辈。我国有句老话,叫做‘就教长者’。各位看见共同纲领中的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有一个‘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弧。对这个简称,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必要了。常委会特叫我来请教老前辈,看看有什么高见。老前辈对‘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或许还有点旧感情。”  周恩来的话刚讲完,民建的黄炎培即发言说:“现在虽说解放了,但由于老百姓受的还是落后的教育,感情上还是习惯用‘中华民国’,一旦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留这个简称,我看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政协5年召开一次,5年之后我们觉得这个简称不必要了,再去掉它也也无不可。”

听完黄先生的发言后,何香凝说:“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个结果,是许多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关于改国号同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照旧用它,也很好,要是大家都不赞成,我也不坚持己见。”

第三个发言的是辛亥革命后“归隐”38年、平生不写民国国号的前清进士周致祥。他说:“我反对用“中华民国’之类的简称,因为二十多年来,这一名称已被蒋介石弄得不堪言状了,成为一个祸国殃民、群众对它毫无好感的名称。所以,我主张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用简称,表示两次革命的性质各不相同。”

另一位老先生司徒美堂非常赞赏周致祥的意见,接着发言说:“我虽然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也尊敬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四个字,则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民国,与民无关,22年更给蒋介石及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就应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烂招牌。国号应该是极其庄严的,既然改就得改好,为什么还  要等到5年之后才改呢?古语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现在革命胜利了,还称中华民国,连国号也不敢改,何以昭告天下百姓呢?所以,我坚决反对用什么简称,我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

司徒先生的发言,赢得热烈的掌声。与会者纷纷发言。

马寅初先生说:“我拥护司徒美堂的主张,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加一个简称,实在不伦不类。”陈嘉庚、张澜、陈叔通、车向忱等也都发言表示赞成。车向忱还从教育群众方面作了闸述。他说:“新国号老百姓可能一时还不能接受,但这只是个宣传教育问题,经过宣传,让人认识我们这次革命政权的性质,老百姓不见得反对用新国号。

著名法律专家沈钧儒则从法律的观点解释新旧国号不能并容的原因。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加上‘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弧,的确是法律上的一个大漏洞,不合法律观点,也万万不应如此。世界各国的国号,只有字母上的缩写,而没有载之于立国文件上的其他简称。况且,将来在行文上,包括用国家名义与其他国家订约,都有诸多不便。所以,我也主张不用那个简称。可能有些群众还会写中华民国,但那是他们图一时之便,我们也不要明令禁止,慢慢就会改过来的。”

沈钧儒的发言后,与会者再无不同意见,会议即宣告结束。周恩来作了小结。他说:我会把老前辈的意见综合起来,送给主席团常委参考,最后由主席团常委作出决定。后来,主席团常委们接受了这些老前辈的意见,去掉了简称,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新国号。(余广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