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生间的寻常维修改造何以搞得我心力交瘁?

(2019-01-19 10:29:37)
标签:

杂谈

房产

卫生间的寻常维修改造何以搞得我心力交瘁?

 

2018年还有一件事令我难忘,这件事足足折腾了我长达半年之久。

我所居住的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旧住房,卫生间里还是起台子式的蹲式便池。自从足疾手术之后,我就难以如厕下蹲了。买了一个木质坐便椅用,然终不是长久之计,回回要搬来搬去,实在麻烦,并且木架子搁在地砖上很容易打滑,如厕很不安全。

去年初就计划将卫生间改造一下,凿掉便池台子和老旧地砖,铺新地砖,安装坐式马桶。

想着是极简单的小维修改造工程,无非要先备些水泥沙浆之类的建材,然后找两个工匠,三两天施工就可以了,花钱不会多,三五千块钱足够。自然还要忍受几天的洗漱如厕不便。

第一次施工比预想的还要简单而快速。六月三日动工,花一天功夫凿掉老地砖,两个小时在地坪上涂防水漆,放置了一天多时间,第三天开始贴新地砖,一天完工,然后安装坐便器、洗把池、洗漱台、洗衣机等,前后搞了四天,卫生间维修改造即大功告成。

欣赏着卫生间洁白光亮的新地砖和焕然一新的洗浴设备,我都禁不住有点沾沾自喜。

完全没有料到,不尽的烦恼如幽灵般接踵而来。

新卫生间大约使用了十几天的样子,记得那天天阴,还下着毛毛细雨,楼下住的老郑“咚咚”跑上来说,他的卫生间墙顶有上面渗下来的水渍,让我想办法处理一下。开始我还抱着怀疑心态:不会吧?敢情不会漏下的是雨水吧?我希望是意外的雨水打湿了老郑的卫生墙,我特别不愿相信是我的卫生间在向下渗水。

一连十几天,我几乎天天都去老郑的卫生间查看,反复探摸,看看是不是真的在渗水?是哪里渗下的水?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我终于无可奈何的确认,是我的卫生间防水处理不好,卫生间真的在向下渗水,先是顶角部位,然后是墙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墙面上的水渍越来越大,像画地图样的水污轮圈不断扩散,最后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墙面。搁谁看着心里也难受。老郑真急了,三天两头的上来催我想办法解决问题。

自此之后的四个多月时间,我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各种措施,作了多次补救性防水处理,包括在地面上涂防水胶,疏通地砖缝灌注堵漏剂,又请防水专业师傅来,现场指导搞堵漏防水处理。卫生间里的坐便器、洗衣机、拖把池、面盆等用品设备,前后拆装搬进搬出清场多达五六次,将人折腾得筋疲力尽,但终究还是不行。下面的老郑都有些过意不去,他又专门请熟人师傅查看,提出了一些建议,照着做了,堵漏仍然没有丝毫效果。

墙壁上的水渍轮圈持续而缓慢的扩散!真的是无计可施!剩下的唯有一条路,也是最害怕的结果:再次凿砖,返工重来。

害怕凿砖却非凿不可!十一月初,又开始了第二次改造卫生间的施工。

二次施工时,我的心一直提到了嗓子眼,担心又出纰漏,就坐在卫生间门口,反复叮嘱师傅,这次返工切莫赶工,无论如何要将防水层做到百分百保险,千万不能再出问题。如果再出意外,那就惨了!这次请的做防水的小张师傅经验很丰富,做工十分认真负责,前后做了三层防水处理:第一层是在老现浇混凝土地坪上厚涂防水胶漆;第二层是铺上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然后在防水卷材上又涂刷高标号纯水泥与防水胶合成的防水加固层。三天时间,小张师傅一个人在卫生间施工,始终蹲着跪着铺卷材、涂防水漆、抹水泥浆,边角管道周围处处到位,丝毫不疏虎大意。每道工序下来,小张师傅浑身都搞得像泥猴,累得直喘粗气。我在一旁看着,不禁感叹:这钱赚得也不容易啊!

小张师傅还时不时给我讲:第一次施工你们实在轻视了做防水处理,不然不会搞得这么麻烦。但凡卫生间的装修与改造,其实最重要的基础工序就是做好防水,确保万无一失。而恰恰在这一点上被许多人忽视,尤其是老旧卫生间的二次改装,往往没将防水当回事,以为以前不漏水,改造后就没事。殊不知凿次砖地坪就受次震动,地面就有产生裂缝的风险,任何位置出现裂缝都会成为漏水的隐患,结果会搞得不可收拾。有的居户返工几次仍解决不了问题,漏水搞得楼上楼下邻里关系紧张,甚至几年都不得安宁。

小张师傅的一席话等于给我上了一堂技术课,让我茅塞顿开。真后悔没早些了解到这些知识,以至铸成今日的大麻烦,实在是大教训啊!

防水基础做好后,剩下贴地砖就简单了。二次返工总共用了一周多点时间就顺利完工。

工是完了,可我的心仍放不下来。虽是紧盯着做的防水,当是十分保险,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时时缠绕,总是担心又出意外。隔三叉五地去下面老郑的卫生间仔细查看。

还好,时至今日,已有两个多月了,尚没发现老郑的卫生间墙面有渗水迹象,并且上次漏水的轮圈已经干燥,痕迹也渐渐模糊。

卫生间二次返工是成功的,应该不会再向下渗水了。我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但作为个人居家生活中的一次深刻教训,我却难以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