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说对不起”,赞同白岩松的提议

(2016-08-13 09:41:11)
标签:

体育

杂谈

“不说对不起”,赞同白岩松的提议
“不说对不起”,赞同白岩松的提议

作为全世界顶级体育竞技的奥运会,参赛者有赢有输、有胜有负、有得金牌、有得银牌、铜牌,多数的结果可能还“名落孙山”,原本就是极其寻常的事。可咱们的奥运选手,凡失利未获金牌,或银牌、铜牌者,几乎有多数(“傅爷”应属例外)面对记者采访,都显得心情沉重,并不停的自责致歉:或是“对不起教练,对不起领队”、或是“对不起亲人”、或是“对不起国家”……总之,如同犯了大错一般。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情景再现,我就有一种不大好受的感觉。也不知道该如何评说这些“失利”运动员们的致歉自责?
今早央视的“奥运1+1”,白岩松对此有一段话,算是说到我心坎上了。白岩松说:“我想不管运动员在说对不起亲人,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教练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他们的教练,他们的父母,都会变得更加的难过,因为知道孩子非常努力了,……我慢慢觉得对不起这种话,少一点好,反而这样的话一多,让我们觉得,应该对他说一声对不起,属于宝贝(运动员)对不起,我们给你的压力太大了。”
白岩松所言没错,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失利的运动员们为何要不约而同的说这些话?其根本原因,在于周围环境给了他们太大太多的压力。首先是家人的压力。“望子成龙”当称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所有人都企盼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且没个尽头,搞体育上奥运,得银牌还不行,似乎只有得到金牌才算成功。其次是教练、领队们的压力。教练呕心沥血培训自己的选手,说到底,就是冲着奥运金牌而来。在任何一个运动团队,教练们无不是在相互竞争比拼,谁教导出的弟子不得金牌就不算成功。还有社会的压力。国民大众就认金牌,根深蒂固由来已久,一个不能得金牌的奥运选手,没办法赢得全社会的“抬举”和尊重。压力是无影无形的,却又渗透到方方面面,进入到人们的骨髓里。失利运动员们说声“对不起”,与其说是在致歉,毋宁说是在释放自已身上那部分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能上奥运的选手们,谁不想为国争光?谁不想荣宗耀祖?谁不盼望争第一“夺金”?谁又没有为此使出“洪荒之力”?无奈,这毕竟是全世界顶级竞技赛场,高手云集,强中自有强中人。争第一夺金牌,凭的是实力,也靠“运气”,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的密切配合。世间很多事并非如人所愿,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一切,奥运竞技更是充满着变数,高手失利,意外发生,能拿第一的却只得了个第二或第三名,原本就是非常自然非常容易理解的情形。胜者当然值得欢呼雀跃,负者也没必要垂头丧气,更没必要向谁低头致歉、愧疚自责。一个奥运健儿,能有机会使出浑身解数,奋力拼搏一回就够了。万事都不可强求,何况奥运?
运动员应持有如此良好心态:坦然面对,“不说对不起”。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只要志气不倒,信心不减,坚持不懈,总有如愿的一天。家人、团队、领导、全社会更有责任创造优良环境,帮助运动员实现最佳精神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