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64
  • 关注人气:18,8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自杀老人95%存在精神障碍?

(2014-10-03 14:48:45)
标签:

情感

杂谈

农村自杀老人95%存在精神障碍?

九九重阳前夕,有媒体传出令人伤感的消息:农村老人自杀率不断升高。今日又看到“新华网”报道:一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甚至走向极端。有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农村老年人死亡重要原因。在农村自杀死亡的老人中,9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中国的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重阳佳节本是一个爱老敬老给老人送快乐的好日子,这样的信息披露,实在有伤风景,让人心情压抑。也好,倒是可以提醒全社会注意:农村老人的生存状态欠佳,咱们的关爱老人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急需要努力改进。不过,媒体报道的农村自杀老人中95%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这种说法却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恐有可能起某种误导作用,使相关部门在以后改善农村养老的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如此,个中的情形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并澄清。
所谓心理障碍,按医学的解释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行为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在医学上,心理障碍属精神疾病范畴。也就是说,农村自杀老人中有95%存在原发或继发的精神方面疾病。就农村自杀老人的现状看,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实际。
人到老年即进入多病期,这是人生规律,特别易于受到一些慢性病的困扰,如高血压、糖尿病、气管炎等,精神方面的慢性病也很寻常,如老生痴呆症、中风后遗症、记忆力减退、以及反应迟钝等。但这些疾病本身,应该不大会引起人的情感认知障碍,从而导致自杀发生。恰恰相反,那些较容易引发自杀倾向的精神方面的慢性病,如心理障碍、情感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等,老年人则相对患病较少。老人一般经历丰富,经事无数、阅人无数、遭受坎坷也无数,思想不再单纯,精神不再脆弱,这些“精神抗体”足以平缓人生挫折,抵御精神方面疾病的侵袭,这几乎是普通常识。
农村老人自杀率高形成的因素,与疾病有关,但与精神疾患关系不大。据笔者的观察,农村自杀老人多数显得十分理智和清醒,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促其采取自杀行动:一是精神极其孤独,生活陷入困境,人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二是生重病后病无所医或无钱治病,特别是极不愿拖累子女家人,认为己死不足惜,却能一了百了,有效减轻家人负担。三是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觉得生不如死,选择早日解脱。
因病因困无望选择自杀与罹患精神障碍自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取决于生存环境,后者取决于变态思维。只有厘清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才可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而有的放矢,采取正确措施,有效地改善现状。
基于此,窃以为,政府相关部门今后应有针对性的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切实做好农村孤寡老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保障,做好困难家庭老人的生活救济,努力改善农村老人的生存生活环境。第二,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孝道,形成浓郁的子女尽孝、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让所有老人都能享受到儿女尽孝、社会关爱的深情厚意,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第三,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医疗健康,让城乡、贫富家庭老人都能平等享受到合适合理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使每一位老人都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不再对人生、健康、医院、医生、社会失去希望。
鉴于老年人的特殊心境和处境,要杜绝自杀行为不太现实。但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通过子女和社会的真诚关爱,让老人重拾信心和希望,大幅度减少自杀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至少能确保农村老人自杀率今后不再连年上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