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发车补究竟是工作所需还是变相福利?

(2014-08-05 15:24:26)
普发车补究竟是工作所需还是变相福利?

这段时间,公车改革成热门话题,而“车补”更成为公务员们最感兴趣的议论主题。
据媒体报道:记者近日调查广东、湖南、西藏三地的数十位公务员,询问如何看待车改时,他们给出的一致意见是,公车改革是好事,但“5813”的车补标准低了一些,即科级及以下500元、处级800元、厅局级1300元,则让他们“有点失落”。
就在公务员感叹车补“低了一些”时,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部门却为“5813”车补犯起愁来:湖南北部某县车改后财政将少养百来辆公车,一年节省上千万元,但同时却要拿出几千万元(4000多万)给全体公务员发车补,到哪里筹钱?
车改的目的是省钱,堵住公务人员乱花钱的漏洞,没想结果省了小钱,倒赔进去了大钱,显然有悖于决策者的设计。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也不难理解:车改前,有权配公车毕竟为少数官员,纵然“公车私用”再厉害,车燃费报假账再频繁,也不过只能挖财政一小洞;现所有公务员,人人发“车补”,并且按级别“水涨船高”,挖的可就不是小洞,而是一大塘堰。什么好事都架不住“人人有份”,普发“车补”让贫困地区的财政部门“犯愁”,实在不算意外。
笔者所不理解的是,“车改”为啥要与“车补”同进退?
“车改”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堵塞“两个漏洞”:管住“公车私用”,杜绝“损公肥私”,节约行政费用。取消了公车,等于断了“公车私用”之路,即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车上的不正之风。公务用车主要由社会化服务来承担,公务员因公用车凭车票时报时销,多用多报,少用少报,不用不报,体现着极大的公平合理。公务出差报账制度是多年的惯例,既未取消,又没变革,照常执行,还有何必要另发“车补”?
按级别发“车补”,其实是在制造一种新的“不公”。公务员工作性质不同,有的需要长年到处奔波,出差、下乡频繁;有的则主要任务为“守机关”,接待上门办事的民众,不需要外出跑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行政级别发“车补”,前者显然吃亏,后者明显占便宜。本来属于一种正常的业务工作,所有费用即时报账,并不需要公务员自掏腰包,何须普发“车补”,在公务员中制造新的不公?
普发“车补”怎么看都是公务员的一种“福利”,是公务员增加收入的一种说辞。然而,用这样的说辞来提升收入,除了徒增公务员心理“不平”之外,还让全社会反感,公众会认为公职人员是在用权巧立名目“自肥”。目前公务员收入确实较低,公务员增加工资理所应当。但是作为公权机关,应该实事求是向公众说明情况,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让公务员增资光明正大,出师有名。而不应像普发“车补”这样,名为发“车补”,实为增工资,表里不一,躲躲闪闪,使百姓们感觉被愚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