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乡镇“土地财政”藏有什么秘密?
清明节回老家上祖坟,竟认不得回家的路了。其实,去年清明我还回去过,没想仅仅一年功夫,老家就变得面目全非。
老家在距乡镇街道大约一里路的小村上。我每次回来,汽车总要沿着镇街道旁边的一条公路直驶到最南头停靠。我下车后,先要穿过一个露天水泥预制厂,然后经过一口蓄水保田的大塘堰,再走过一大片肥沃的耕田,即到了我的小村。这次回家,水泥预制厂没有了,大塘堰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新开发的商住楼房。清一色六层楼,楼栋与楼栋之间已形成街道的雏形。我数了数,共有十几栋楼房。部分房屋还未竣工,已竣工的也只有少数住上人。在这片新街道雏形中,我转了几圈都没找到熟悉的出口老路。
中午吃饭时,族弟告诉我:这片商品房是街南头几个在外打工“发了”的老板联合开发的,土地是他们从政府那里按每间屋(30平米)5万元买的,其中4万元交镇财政,1万元给承包土地村民。这片房子全部完工之后,他们还要买这边的肥沃耕地开发,已与镇政府谈好了,正办手续。听说土地手续不好办很费周折。前些时他们还埋怨,说镇政府收了他们这么多土地费,到现在还没发下土地证,说是同意开发,可就是不给证。他们甚至担心镇上当官的将土地费贪了,没钱给土地局,办不出来证,如那样就惨了!
族弟还说:这事真有点悬。镇上建新办公楼花了几千万,收的土地费全花光了,还欠大几百万,哪有钱交土地局?一个小镇政府,哪需要这么高级的办公楼?还不是当官的想从工程中捞钱。几千万的工程,到私人腰包里最少也有上千万吧!现在镇上的官,一任只管一任的事,自己捞足了就拍屁股走人,遗留问题推下任,下任来了又是这样。所以说,这土地手续的事没人理,很可能会无限期拖着。
族弟的话虽只是饭桌上的闲聊,但多少还是反映了一些来自底层的声音。联系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不能不引起我的些许思索。
首先想到的是,农村耕地正在逐步大量被开发,会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回家走过的塘堰和良田,过去一直是周边农民赖以生存的当家耕田和水利设施,现要步步蚕食变成房产,周边农民以后吃粮从何而来?大而言之,全国统计下来,该将占用多少良田?又该让多少农民失去“粮源”?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粮食安全,倘若大量良田被任意开发占用,粮食安全后将从何谈起?城镇化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该如何协调统一?
其次,乡镇土地财政能持续多久?土地毕竟是十分有限的资源,靠卖土地维持乡镇政府的奢侈和运转,三年五年也许可以,可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有朝一日,土地资源枯竭了,政府机器还能否动弹?眼下乡镇政府一任接一任累积的“奢侈账”以后谁来埋单?到时,承当“冤大头”角色的肯定还是国家和百姓。
还有,目前卖土地得来的可观收入,更可能孕育出了不少的贪官。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房屋开发热火朝天的乡镇,政府多大兴土木建政务新区;而政府设施又多是逢建必超,高价大手笔。即便有中央“八项规定”高悬,部分乡镇官员依旧我行我素,不惜铤而走险。其中究竟藏有什么秘密?急于求政绩?个人乘机从中“摸鱼”?恐怕都有之。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有效办法辨别真伪,监督土地费中饱私囊,这就给真正的腐败分子大开了方便之门。
前一篇:涉黑首恶刘汉的思想压力从何而来?
后一篇:贫困县大建豪华办公楼胆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