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走廊医生”调查结论不可信!
新华网22日报道: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政府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走廊医生”事件调查结果,指明绵阳市人民医院并不存在“过度医疗”现象。会上,涪城区监察局长、联合调查组组长唐仕林说:此次调查共收集查阅资料3582份,调取相关记录97份,走访座谈83人,核实比对证据1146份。调查组就兰越峰所反映的市人民医院“过度医疗”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最终结论为,未证实绵阳市人民医院具体医疗行为存在违反诊疗规范和医疗卫生行业相关规定的情况。事件主角兰越峰未参加发布会。
绵阳市人民医院并不存在“过度医疗”现象?这结论未免太轻率了点,很难让人信服。
“过度医疗”其实是时下医院的一种普遍现象,恐怕没哪家医院能够独善其身。据国家相关方面调查显示:大约有70%的病人就医存在“过度医疗”,城市医院至少有20%到30%的费用属于“过度医疗”收费,如重复检查、小病大治、抗生素的滥用、输液的滥用等等。即便抛开兰越峰医生所述亲历、亲见、亲自参加的事实不计,称“绵阳市人民医院并不存在“过度医疗”现象”,显然就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眼下医院的创收赢利及其相应的管理体制,必然会让“过度医疗”泛滥。从卫生主管部门到医院、到业务科室,层层考核的标准,不是医疗服务水平,而是经济收入水平。兰越峰所讲的,绵阳人民医院月月督促检查各科室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科室主任每天上班最关心的也是收了多少钱,医生待遇与科室创收指标紧密挂钩等,也只是道出了时下医院人所共知的实情,绵阳人民医院没有“例外”而已。既然没有“例外”,对病人“过度医疗”以争取更好效益,当是必然结果。联合调查组无视客观存在的事实断然否认,如何能让公众信服?
联合调查组的具体操作方式,同样令人生疑。
第一,查阅的都是什么资料?走访的对象又是何人?假如查阅的3000多份资料都是医院的原始病历,于查清事实真相基本没啥意义。本院医生填写整理的病历,能够真实反映出自己医院自己科室“过度医疗”的痕迹吗?走访座谈83人,看上去挺认真,同样存糊人之嫌。假如是本院医生,会揭发自己医院的“劣行”么?假如是已出院的病人,病人何以知道自己被“过度医疗”?
第二,自己人查自己人,得出任何结论都没说服力。绵阳市人民医院的“过度医疗”,由绵阳市监察部门负责牵头调查,不符合“事故”调查的常规做法。绵阳市委政府与绵阳市人民医院,不过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儿子出问题,老子至少要承担教子无方的责任。儿子犯事让老子查,能做到不徇私情实事求是一查到底吗?
第三,“过度医疗”是一种十分专业、十分复杂、且又很难界定的问题。其一,“过度医疗”事实严重存在无可置疑。其二,具体到患者,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对生命的珍爱,难以感觉“过度医疗”的危害。其三,“过度医疗”的判断,若非专业知情医生很难完成,即便是专业知情医生也还可能会有“争议”。联合调查组断然否定兰越峰这样一位既是专业知情人、又是具体参与诊疗医生所披露的“过度医疗”事实,实在没法让人相信。
前一篇:“走廊医生”说点真话何以这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