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正多副”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2014-02-14 13:10:25)
标签:

杂谈

“两正多副”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据《南京日报》报道,南京市委2月11日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改小组名单。与中央、省级以及其他地级或副省级市的深改小组人事安排不同的是,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和市长缪瑞林同时担任组长。而且,南京深改小组的副组长人选也显得很特殊。报道称,“南京市委副书记靳道强担任常务副组长,各常委、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各副市长、市政协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改革工程、党建创新工程、法制建设工程三个办公室。”
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独有南京深改小组作如此异乎寻常的人事安排,却是为何?遍查其它各级各类机构领导班子的人事安排,似乎也没有见到这样的先例?南京这次设“深改”机构打破常规,着实令人费解。
显然这种安排不属于“深化改革”的范畴,因为这一轮“深改”主要是啃“硬骨头”,决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花气力。似乎也不像是上级的有意安排,因为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刚就任书记不久,应该在短期内不会有职务变动。更重要的是,一个领导小组安排两个正组长,极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展开。首先是责任不明确。深化改革工作到底由谁负责?两位组长可以都负责,也可以都不负责,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假若某一和尚存心不愿负责,岂不是无水可吃!领导责任不明确的领导小组,何以能带领一班人团结战斗去啃“硬骨头”?其次是为工作中的“踢皮球”留下隐患。两位组长都负责,实际工作中两位组长可能都“见易事抢,见难事绕”,成绩抓在手上,问题却推向对方。一个扯皮不断的领导小组,何以能有效组织“深化改革”大计的顺利开展?
既然工作上有害无益,那这样的“非常”安排,就只有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上找原因。或许有几种可能:第一,书记逃避责任。毕竟这次“深改”属攻坚战役,胜负难料,主要责任人一着不慎,即可能深陷矛盾漩窝不能自拔,甚至因此会毁了前程。让两个人都负总责,书记则可进可退,应该就无此危险。第二,书记统御能力欠缺。部下都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个人说了算,书记没办法指挥各路“权臣”。只有主动让贤,在领导小组内“排排座”,依实权安排相应席位,以便于协调“深改”工作。第三,地方官场有浓厚的“争席位”风气。谁也马虎不得,谁也得罪不起!书记迫于种种压力,只得“因人设席”,一个也不少,让所有官员皆大欢喜。
以上自然只是推测。但除此之外,你还能对这次南京深改小组的特殊人事安排作其它方面的合理解释吗?假如真是这样,笔者则对南京即将展开的“深改”前景深感忧虑。所有领导成员都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地位,主要负责人又只习惯于使用“安抚权力”的工作方式,如此领导班子,安能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承担起组织领导人民完成“深改”这样的历史重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